西门塔尔牛在等待挤奶
在通和牧业打工
“要不是旗里帮助我家发展产业,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4月25日,牧民白牧仁的妻子停下正在做奶豆腐的双手,满心感激地向记者介绍起旗里是如何想办法帮助她家脱贫的。
白牧仁一家是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巴手嘎查的牧民,家里除了10几亩薄地种植玉米外,没有其他产业。仅仅是这样单纯的清贫倒也难不倒这家朴实的人。然而,孩子要上学,老母亲又得了脑血栓需要常年吃药,几重压力让这个家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直到2015年,旗里的精准扶贫政策给他家带来了福音。
“2015年11月份,旗里给买了一头西门塔尔牛,托管在通和牧业公司,当年我家就拿上了4000元的分红。与此同时,我在通和牧业公司打工,做奶豆腐,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旗里还按照政策让白牧仁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每年1万元的工资。这样一来,我家一年的收入达到3万8千元。”白牧仁的妻子说,眼瞅着她家就能脱贫了。
“今年,白牧仁家的牛产下了一头小公牛,到今年年底他家还能分到6000元左右的分红。”通和牧业公司总经理李文海说,“贫困户的母牛相当于固定资产投入,托管在我们公司,按照6比4的比例贫困户可以得到60%的分红。公司保证贫困户每头牛每年的收益不低于3000元钱,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收入低于3000元,公司给贫困户补贴,保证每头牛每年可以收入3000元。”
“除了巴手嘎查的3户贫困户将牛托管在通和牧业公司,茂道吐苏木乌力吉塔拉嘎查的38户贫困户的60头西门塔尔牛也托管在该公司。2016年10月,旗里下拨了100万元扶贫资金,给这38户贫困户买了60头牛,作为集体经济全部托管在通和牧业公司,贫困户什么心也不用操,每年只管拿分红的钱即可。”茂道吐苏木党委书记金泉说,“下一步,乌兰敖道嘎查的34户贫困户也将采取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脱贫。”
据了解,通和牧业公司位于茂道吐苏木巴首嘎查新艾里小组西侧3公里处,主要以优质科尔沁西门塔尔母牛自繁自育及奶制品加工为一体的养殖企业。公司与农牧户合作经营,现流转耕地600亩,已有45户96头牛参与合作养殖。贫困户与嘎查村签订委托养牛协议、嘎查村与企业签订托管养牛协议,贫困户每年一次分红,整个过程贫困户参与监管不参与经营。通过建设合作社合作经营,辐射带动周边嘎查村,能够实现养牛业的舍饲圈养、精养,形成种、养、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做强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科左后旗黄牛养殖历史悠久,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是“科尔沁黄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主产区。近年来,科左后旗黄牛产业发展快速,目前全旗养牛户已超过6.3万户,黄牛产业已经成为拉动该旗畜牧业经济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2016年,镇里共有380户贫困户,2016年底脱贫100户。为让贫困户早日脱贫,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依靠‘托管代养、资金受益’脱贫100户,依靠申请贷款自己发展产业脱贫100户,剩下的社会兜底脱贫,争取到2020年全部脱贫。”金泉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