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当今全球形势深刻变化,深度参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动,赢得发展战略机遇,争取主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必将对我国今后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以及“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涵盖了“两个核心、两个枢纽、7个高地、15个港口和18个省份”,东西部各个地区、省份都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整个构想可以说真正体现了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思路,以开放战略为先导,调动整合国内资源,优化开放整体布局,文章从国外做起,开篇从国内落笔。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助于依托陆路交通干线和海路港口枢纽,推动路上和海上国际大通道和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为东部地区要素和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一带一路”战略链接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等中国东部的开放前沿和经济重心,通过新的通道建设,将我国经济中最具优势的部分与世界经济最具潜力和最具实力的部分联系起来,为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累的产业能力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从而为构建我国梯度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同时覆盖了我国中部、西北、西南大部分地区以及重要的沿边地区。中西部以及沿边地区虽然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上仍然滞后于东部地区,但是却是我国经济最大的回旋余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潜力所在。以西部地区为例,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与13个国家接壤,但进出口贸易总额只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7%,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国际分工和要素流动有其自身的经济规律,归根结底是市场在发挥决定作用,“一带一路”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为内陆和沿边地区打开国际市场通道,培育国际市场空间,完善国际市场规则,最终将开放腹地变为开放前沿。(张清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