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防沙治沙专题  >  动态聚焦   
科尔沁沙地上飘动着“绿海”
内蒙古新闻网  17-05-30 21:1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仲夏时节,科尔沁沙地西缘,天空湛蓝如洗,挂着几缕如絮的白云。微风吹拂,脚下一尺多高的苜蓿草随风翻滚,泛起一波波绿色的涟漪。抬眼远望,连绵的绿海翻着波涛,在起伏的沙地上蜿蜒地伸向四野。

  从黑色的公路上拐进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燥热的天气多了一些清爽,空气中飘动着绿草特有的清香。汽车在绿色的原野上奔驰,绿海在蓝天白云下飘动。一台台大型自走式节水喷灌机,像巨人伸出的长长手臂,在给草地喷水,薄薄的水雾在阳光下变幻七彩,鸟雀在啁啾歌唱,牧草汲取着雨水和阳光,摇曳着绿色的波浪。

  谁也不相信眼前的绿海,曾经是狂风飞舞、沙尘漫天的景象。阿鲁科尔沁旗地处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西缘,境内有阿拉迪茫哈和满金芒哈两大沙带贯穿东南部,30%的国土面积是沙化土地,60%的天然草场退化沙化。“没种苜蓿之前,这里经常刮沙尘暴,连草根都刮走了。”阿民温都嘎查牧民额尔敦吉日嘎拉说。

  如今,这里变成了绿海。同行的阿鲁科尔沁旗草业办办公室主任于占峰介绍说,全旗从2011年开始,以每年20万亩的面积种植苜蓿草,如今规划种植面积已达到107万亩,已达产70多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节水灌溉紫花苜蓿种植区。

  站在厚厚的青草上,满眼是绿色。绍根镇镇长青龙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旗里的优质牧草示范基地,恐怕是这个季节内蒙古最好的草场,不仅和科尔沁沙地形成明显反差,就算跟周边的天然草场相比,牧草也要高出20多厘米,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收割今年第一茬了。”

  绿海变成了财富之海。额尔敦吉日嘎拉说:“现在沙地变成了绿洲,气候也湿润了,又能看见兔子和野鸡。”4年前,额尔敦吉日嘎拉和23户牧民加入嘎查牧民格力格组织成立的星源利民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种植优质牧草,到目前合作社牧草已达1.5万亩。

  额尔敦吉日嘎拉满脸是笑:“合作社成立之前,家里四五百亩草场养着几十只羊,羊价虽高每年家庭收入也就是不到2万块。种草这几年,光是草场每亩收入就在500块以上,再加上到合作社打工,不用放牧一年也能挣三四万块钱。”

  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看中这块宝地,纷纷来这里治沙种草。至2016年,阿鲁科尔沁旗这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旗已吸引美国辛普劳、北京首农、甘肃亚盛等25家大企业入驻,优质牧草产量超过60万吨,实现产值近11亿元。项目区牧民草场流转收入达3.38亿元,其中900户1300人作为工人直接参与相关产业,每人年均收入约4万元。

  小草变成了大宝。2013年,阿鲁科尔沁旗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旗长孟晓冰说,草业拉动高端养殖、饲料加工、生态旅游等,已形成种、养、加一条龙及衍生产业发展的绿色产业链条,“小草真正做成了大产业。”

  汽车离去,回头远眺,绿海在地平线上飘动。(记者李仁虎、殷耀、张云龙)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首府人才招聘会7800个岗位等你来!
我从火场凯旋
【现场】迎接自己的节日:有欢腾,有离别……
【定格】温暖弱小心灵托起爱的明天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段志强任赤峰市委书记 毕力夫任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布小林主持和林新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 毕力夫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
• 关系所有区内高考生:免费定向师范生咋回事?
• 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一轮巡视全部进驻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