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巴彦淖尔新闻   
这个夏天,巴彦淖尔精彩赛事等你来!
内蒙古新闻网  17-06-19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驼球赛(资料图)

  承办国际性、全国性体育赛事,不仅凸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活力,也彰显了巴彦淖尔市的城市魅力和品牌影响力。近两年,巴彦淖尔市积极引进各类体育赛事,城市与体育赛事这对组合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引进赛事能否让城市魅力无穷?

  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李晓红说,自2013年巴彦淖尔市首次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2013中国·巴彦淖尔沿黄河公路自行车赛)起,一系列国家级体育赛事相继落户进驻——中国龙舟公开赛、沿黄河公路自行车赛、乌拉特后旗环塔拉力赛、乌兰布和沙漠汽车越野赛、世界华人篮球赛、万人马拉松赛……

  为何热衷于引进体育赛事?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要提升知名度,需要在营销上有创新和突破,游客在满足基本的观光游览需求外,也愿意尝试更多的体验项目。“如今,目的地的活动往往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说,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能带来更多的客流。“另外,从传播角度而言,体育赛事活动是一个能够获得高关注度的载体,能帮助城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

  龙舟赛(资料图)

  有数据为证。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龙舟赛,吸引了8.8万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60万元。

  有实例为证。今年,巴彦淖尔市已在中央级媒体露面多次。春节期间的花灯展、首届梨花节、端午节龙舟赛等在央视新闻等刊播。

  市民、商家也尝到了举办赛事的“甜头”。自行车协会队伍日益壮大,每天早晚都能在城市各条街道看到相约骑行的人,每逢周末在各个景区、每个节日活动上也能见到骑行队伍。广场舞比赛从乡村赛到城市,街心公园、广场、小区天天有男女老少在练习。参加龙舟赛的都是业余选手。今年,维多利举办了第二届徙步节活动,每人报名费10元,有500多名市民参加。

  足球赛(资料图)

  “通过举办赛事和活动,让更多游客在提到后旗时,会想到这里不仅是一个民族地区和戈壁草原,更是极限运动的举办地。”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吸引外地的运动员来参加比赛外,普通游客也很乐意观看比赛。”一位业内人士说,游客认为,赛事为城市增添了新的元素,和平时观光游览的感觉不一样。因为引进赛事能让人们更贴近自然,让城市变成一个大舞台,赋予其居住之外的新功能。

  “今年,巴彦淖尔们要全力办好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市体育局负责人说,巴彦淖尔市将承办18项重大特色国内、国际体育品牌赛事,各旗县也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水、绿、沙漠等旅游资源,办好当地的特色品牌赛事。

  自行车赛(资料图)

  到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完成5项大小赛事,接下来还将有国际级赛事:中蒙足球邀请赛(7月在中旗举办)、中蒙国际那达慕(8月在中旗举办)、铁人三项赛(8月在临河举办)、第二届巴彦淖尔国际马拉松赛、驼球赛;国家级赛事:金马湖全国垂钓大赛(拟定6月在磴口举办)、环塔汽车拉力赛乌拉特分站赛(拟定6月在后旗举办)、沿黄河公路全国自行车赛(7月在临河举办)、“海峡杯”铁人三项赛(拟定7月在磴口举办)、“纳林湖杯”沙滩足球赛(8月在磴口举办);自治区级赛事:内蒙古第五届村道自行车赛(7月在五原举办);市级赛事:首届河套农耕文化健身大赛(7月在临河举办)、乡村广场舞大赛(8月在前旗举办)等。

  巴彦淖尔市承办的赛事大多集中在6~8月,正是巴彦淖尔市最美的季节,瓜果飘香,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巴彦淖尔们是第一次来内蒙古,在以前的印象里,这里应该都是蒙古包、草原、沙漠,可没想到来了才发现,巴彦淖尔是一座有水、有绿的现代化新城。”从浙江省乐清市来巴彦淖尔市参加龙舟赛的池长福说,“你们这儿羊肉可出名了,亲戚朋友让巴彦淖尔回家带只羊回去。听说还有焖面、面筋等特色美食,听起来就特别诱人。巴彦淖尔们都想着多在这待几天,好好逛逛,饱饱眼福和口福!”

  丰富的赛事还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他们带着长枪短炮,追随着每一场赛事,对准靓丽的选手、精彩的表演,用镜头把选手比赛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还有的摄影爱好者把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上、手机上,引起了他们的“粉丝”的热情关注。他们还带着拍摄的照片参加各项摄影比赛,让巴彦淖尔的美景传遍祖国大地。(记者崔瑨 高晓龙 焦世聪)

[责任编辑 王彤]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和爸爸一起玩
【现场】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
【现场】共筑爱心 你我同行
【定格】8月到草原来看马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5个盟市和2个旗县区获得国务院表扬激励
• 自治区纪委向“升学宴”“谢师宴”亮红灯
• 没买车的先稳住 等7月1日汽车新政实施!土豪随意
• 【砥砺奋进的五年】中欧班列枢纽项目助力打造“三乌通道”
• 【高考直通车】高考录取时间安排确定
• 【砥砺奋进的五年】沙漠里“长出”万亩生态光伏基地
• 双向封闭1个多月 京藏高速341公里处改扩建需绕行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