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兴安盟新闻   
兴安盟:让民族团结红色基因焕发新光芒
内蒙古新闻网  17-06-25 23:4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连日来,随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兴安盟召开,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呼格吉勒社区全国“最美家庭”郭凤海、白瑞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再次被各大媒体争相传播。

  上世纪80年代,退役后的郭凤海进入科右中旗饮服公司工作,他的汉族同事李氏夫妻俩去世,留下了八个孩子,其中有三个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连基本生活都很困难。看着他们的不幸遭遇,郭凤海毅然下定决心帮助他们。

  1992年,他为三兄弟中状态相对较好的李俭娶了媳妇,在李俭妻子患上癫痫病,丢下年幼的孩子李明亮失踪后,他不仅将李明亮带大,还想尽办法供他上大学。为改善李氏兄弟居住条件,2000年,郭凤海在自家附近给他们买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又协调社区给李氏兄弟申办了低保。老六李平被确诊为白内障,郭凤海当即自掏腰包为他做了白内障手术,让他重见了光明。

  后来,郭凤海的脚因为意外受伤双侧股骨头坏死,他的妻子白瑞琴也被确诊为乳腺癌、糖尿病,即使生活陷入极度困境,郭凤海、白瑞琴仍然没有放弃对李氏三兄弟的关心和照顾。用郭凤海的话说:“不分姓什么,是什么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让李家兄弟挨饿。”

  在兴安盟,“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兴安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和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全盟16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蒙古、汉、回、满、朝鲜等37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共同幸福生活,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历久弥坚。

  2013年8月,国家民委把兴安盟作为全区唯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试点地区。兴安盟把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实施经济发展提速、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民生质量改善、民族文化传承、扶贫开发攻坚、和谐兴安建设、民族工作创新、民族干部培养等9项重点工程,让民族团结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这片土地最深的烙印。

  兴安盟每年将70%以上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用于民生,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三农三牧”、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42.8万人减少到今年的8.0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9.5%,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围绕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兴安盟采取加大政府投资、扩大社会融资、强化招商引资等方式,全力推进公路、铁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以来,全盟谋划实施了33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3962亿元。

  兴安盟坚持不懈地开展尽责圆梦、党群连心、携手奔小康和争创先进模范等4项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青年好少年评选、优秀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好家庭好邻里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十佳窗口”评选命名等活动。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精心打造了义勒力特、哈拉沁、满族屯、三合等一批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特色村寨,边境少数民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000-5000元,受益人口达22万人。

  2016年10月14日,国家民委向兴安盟颁发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牌匾,兴安盟成为内蒙古唯一一个、全国首批1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更为令人欣喜的是,2016年,全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2.5亿元,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6%,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排在自治区第一位。

  6月25日上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大会现场,兴安盟委书记张恩惠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全盟各族干部群众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全力建设红色兴安、生态兴安、活力兴安、健康兴安、幸福兴安,汇集民族团结的滚滚洪流,凝聚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描绘出更加壮美的民族团结新画卷。”(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喜羊羊 美洋洋
剪纸喜迎“十九大”
爱老敬老我为先
四季游火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内蒙古人民医院与察右后旗签约绿色通道救治重特大疾病患者
• 塞北秋韵
• 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二轮巡视完成进驻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 全国党建研究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专题研讨会
• 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暨选人用人座谈会在鄂尔多斯召开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