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外交部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  >  图片   
大数据走进牧民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7-07-21 11: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伴着朝阳,孟克巴雅尔在自家的“智慧草场”上收割苜蓿草。


鄂托克前旗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党建”工程应用平台顺利接入到了孟克巴雅尔家的蒙古包。


孟克巴雅尔和“永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探讨炒米长势情况。


夫妻俩亲手设计研发的鄂托克前旗特色纯手工炒米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


亲自动手,为自家牧家乐文化体验馆安装铝合金门窗。


为患病小羊羔打针。


孟克巴雅尔开着小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


孟克巴雅尔与该旗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洽谈牧家乐旅游点相关事宜。


驻村干部牧仁来到孟克巴雅尔家,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孟克巴雅尔亲兄弟几个组成的“亲弟兄”乐队为游客展示民族艺术的魅力。


用手机应用软件控制喷灌设备。


孟克巴雅尔教邻居如何使用智能网围栏门的使用方法。


当晚,夫妻俩通过手机了解牲畜入栏、饲喂情况。


结束一天的劳动,夫妻俩在智慧党建平台上录入一天的工作日记。

        2016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实施了“智慧党建”工程,从农牧区选择了一批农牧民党员,依托大数据中心平台,培育成“智慧农牧户”,昂素镇昂素嘎查的牧民孟克巴雅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用孟克巴雅尔的话说,“智慧牧户”就要带动周边农牧民应用物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生产生活智慧化,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他坚持“党员中心户+合作社+电商+农牧户”的形式,发展牧家乐文化旅游业,年接待1万多人次,年收入达到30万元,其中60%来源于第三产业。

       如何经营好牧家乐旅游点、怎么样发展“永喜”生态养殖合作社种植炒米产业,作为“智慧牧户”孟克巴雅尔跑前跑后。而家里的一切全靠他和爱人娜仁花用智能手机“打点”。“智能手机替代了牧羊鞭,把我们这些‘专职保姆’从以往繁重的日常劳动彻底解放了”孟克巴雅尔说道。一年多来,大数据正改变着农牧民的生活。“嘎查的家家户户配套了无线WIFI设备和移动数字加油站设备,草原电子眼、电商服务点等各项应用已逐步渗透到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中”面对新生活妻子娜仁花喜笑颜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金泉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