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外交部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  >  特稿   
从“羊煤土气”到扬眉吐气
 

  从“羊煤土气”到扬眉吐气

  ——以“呼包鄂”协同发展带动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86万亿元,以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4%的经济总量,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643倍、改革开放初期的72倍。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内蒙古自治区一改“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理念有密切关系。

  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近年来,呼包鄂三市产业不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前进,成为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领头羊”。

  内蒙古银宏生命科技健康产业园研究中心位于呼和浩特鸿盛高科技园区,在这里,研究人员正紧张地从一批刚入库的脐带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该园区每天可以提取两亿个造血干细胞和1000万个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像这样的企业在鸿盛高科技园区内还有很多家——自2001年建立以来,鸿盛高科技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精细化工、轻纺、环保节能等产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站在园区内,呼和浩特新城区副区长张志平回忆说:“过去这个地方是一个服装厂和一个彩钢厂,都属于低端产业,难以支持未来发展。如今我们顺应潮流,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政策支持,通过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吸引同类型产业进驻形成产业园,带动了呼市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三产结构由4.9∶36.4∶58.7演进为4.1∶28.0∶67.9,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

  作为内蒙古的工业长子,包钢是传统工业的代表。包钢稀土板材厂2250毫米热轧生产线上,在高温下经过反复挤压定宽、定厚,一条条钢铁长龙带着火的温度,变身为一卷卷钢材。“这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528万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密层流冷却和重负荷卷取技术,产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色。”副厂长徐铁介绍。

  63年来,在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带动下,包钢在原料、选烧、冶炼、轧钢等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截至去年年底,集团已累计产铁2.01亿吨、钢2亿吨、钢材1.7亿吨,企业资产总额由最初的24亿元发展到今天的1667亿元以上,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包钢依托技术中心、稀土研究院、矿山研究院三个国家级技术平台,实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造,取得了稀土应用和资源综合利用重要技术的突破,先后成立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如今的包钢从成立初期的单一产业,逐步形成了钢铁、稀土主业特色鲜明,矿业、非钢、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持续地优化调整结构,使草原的工业长子实现了华丽转身。

  “羊绒是纤维的钻石,具有柔软、舒适的特质,每年在全球的产量只有1.2万吨,中国占到70%。做好羊绒,自然是中国人的事。”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绒纺事业部总经理张梅荣告诉记者,近年来鄂尔多斯集团羊绒的全链条产品技术使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围巾、羊绒大衣、羊绒毯、羊绒手套……只要是市场需要的我们都能做。”从过去传统的羊绒衫到如今时尚的四季服装,这家与城市同名的老牌企业,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精准的市场细分,正焕发出斑斓的新色彩。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呼包鄂协同发展纲要(2016—2020年)》,强调要把呼包鄂打造成内蒙古改革开放、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加速,呼包鄂协同发展的“区域红利”,正为自治区产业布局的转型升级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记者 李笑萌 高平 刘梦)

[责任编辑 赵文萃]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首支特警骑行队亮相呼和浩特大召景区
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精彩不断
【现场】奔跑吧 骆驼!
炎炎夏日送“清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全区组织工作调度暨巡视整改工作督导会议召开 曾一春讲话
• 内蒙古霸占高温排行榜前六位 明起中东部迎降雨降温
• 呼和浩特市新机场项目建设用地 预审获国土资源部批复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发展草牧业 铺就绿色致富路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 雄壮“钢铁驼队”——“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四)
• 首府:20日有望迎来降水 高温闷热天气趋于结束
• 嫌疑人持杀猪尖刀挥向群众民警大喝一声迎利刃而上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