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外交部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  >  特稿   
内蒙古:扮靓“护城河”守好“北大门”
内蒙古新闻网  17-07-21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从人沙大战到人进沙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从水土流失严重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八千里边防线安宁稳定,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两个屏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内与8省区毗邻,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同时,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内蒙古对国家政治安全、边疆安宁、生态安全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职责神圣,使命光荣。

  履行职责、践行使命,重在实实在在的行动。“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全区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通过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坚持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近10年来,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4亿亩,年均完成1000多万亩;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增长,占全国净增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2009年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近三分之二的农田受到林网保护,1.5亿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木庇护,2.6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生态建设出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崭新局面。

  绿色,幻化成内蒙古发展的亮丽底色;安宁,成为祖国北部边疆的高亢旋律。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要奋斗目标,一刻都不能放松。

  自治区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汇聚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的强大合力。维稳工作连续14年被中央维稳办评为优秀;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各级调解组织年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万件,成功率达95%以上,社会矛盾大幅下降;全区103个旗县(市、区)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基层治安防控能力显著提升;502个集体、1484名个人受到中央有关部门表彰,涌现出张章宝、郭二玲、郝万忠、潘志荣、孙凤鸣等先进典型;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自觉维护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同时,内蒙古还是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多次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嘱托,清醒认识当前我区维护稳定面临的复杂形势,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

  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铿锵节拍中,内蒙古描绘出一幅生态建设的绚丽画卷:生态建设以每年超过10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占全国净增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荒漠类型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区140处,面积1.58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8.89%。

  绿色笼四野,安宁眷北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时刻享受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沐浴着“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雨露阳光,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维稳工作连续14年被中央维稳办评为优秀,各级调解组织年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万件,成功率达95%以上,全区103个旗县(市、区)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

  内蒙古,八千里北疆风光正好。草原儿女正在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措施、更实的行动,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切实筑牢“两个屏障”,扮靓“护城河”,守好“北大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施佳丽)

[责任编辑 赵文萃]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首支特警骑行队亮相呼和浩特大召景区
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精彩不断
【现场】奔跑吧 骆驼!
炎炎夏日送“清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全区组织工作调度暨巡视整改工作督导会议召开 曾一春讲话
• 内蒙古霸占高温排行榜前六位 明起中东部迎降雨降温
• 呼和浩特市新机场项目建设用地 预审获国土资源部批复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发展草牧业 铺就绿色致富路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 雄壮“钢铁驼队”——“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四)
• 首府:20日有望迎来降水 高温闷热天气趋于结束
• 嫌疑人持杀猪尖刀挥向群众民警大喝一声迎利刃而上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