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内蒙古新闻网  17-08-14 11:22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农田改造后全景

  枸杞晾晒

  有机牧场

  无土栽培

  大棚种植

  肩负着荣誉与使命,巴彦淖尔坚持用绿色领跑农业转型发展,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农牧业产业优势,全力抓好现代农牧业生产、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电商物流、农田建设和服务保障等工作,着力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努力打造“塞上粮仓、天下厨房”“草原上的菜篮子”“黄河边上的农艺园”。如今,在这片黄河水浇灌的肥沃土地上,焕发着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日光温室里的无公害蔬菜新鲜娇嫩,可以从养殖场开始质量溯源的肉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集观光、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内游人络绎不绝……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又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挣着双份儿钱,我们现在的日子舒坦着呢。”杭锦后旗民建村村民田宝云笑着说。

  利用农业优势资源,民建村引进了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睿斌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一体化等项目,先后流转土地近4000亩,发展起养殖业、林果业、旅游业、特色种植、光伏发电五类产业。仅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就为周边村民提供了40个工作岗位,每到果蔬采摘、销售旺季,园区工人达到上百人。

  龙头企业的落地生根加速推动了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村落变社区、土地变股份、农民变工人正在改写民建村的农业发展史。

  在发展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我市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逐步实现“一产为基,接二连三”。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

  今年,杭锦后旗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主动与山东客商对接,为2000多亩大棚彩椒销售找到了“婆家”。合作社理事长裴军武说:“合作社按照‘八统一’模式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创新了订单生产型、长期流转型、反租倒包型3种经营模式,解决了村民所担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不了的问题,实现了农企双赢。”

  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和农民都尝到了甜头。目前,康尔徕合作社通过3种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户5200户,间接带动农户6000户,户均增收6400元。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在订单、合作等联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服务带动等新型联结方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化水平。

  河套地域品牌叫得更响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河套平原盛产优质小麦,巴彦淖尔农民一直有种植小麦的传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优质小麦却卖不上好价钱,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我市围绕“绿色河套”金字招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名牌产品,农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特色农畜产品借助品牌效应身价倍增。“鸡鹿塞”牌石碾有机颗粒面粉每斤卖到130元,创下国内面粉销售的“天价”。

  品牌是一个企业或行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农牧业品牌化是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我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小麦、葵花、番茄、脱水菜、羊肉等优质农畜产品111.4亿斤。品牌就是影响力,有了品牌,这些特产才能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才能形成竞争力和地区影响力。

  品牌催生效益,农产品有了认证和品牌就有了效益,农民发展绿色农业也有了动力。目前,我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1996件,其中驰名商标7件、著名商标65件、知名商标131件。河套面粉、巴美肉羊、河套蜜瓜等优质产品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河套巴美肉羊”“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五原黄柿子”“五原灯笼红香瓜”“五原小麦”“黑柳子白梨脆甜瓜”“巴彦淖尔河套肉苁蓉”“巴彦淖尔河套枸杞”9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农牧业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必须有高质量的耕地。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和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全市共改善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开挖疏浚渠道3.3万公里,衬砌渠道3367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19107座,修筑田间路18800公里,营造防护林1677万株,实现了渠沟路林田综合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耕地质量提升了,农民有了更多选择。2016年,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示范面积达88.94万亩,全市粮食产量达到62.7亿斤,比2007年改造前增加30亿斤。

  农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随着我市设施农业、林果业、规模化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要想收成好,种地也有大学问,不能再用过去的土办法蛮干了。

  我市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农业专家团、开展科技培训、建立农技服务热线等方式全方位服务农牧业生产。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农牧民培训班及现场观摩3440场次,培训农牧民26.1万人次,发放资料23.5万份。全市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56个,各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辐射带动面积达589万亩,全市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田畴织锦绣,牧野好风光。巴彦淖尔紧守绿色有机这块“金字招牌”,换来了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的好景象。如今,围绕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新目标,巴彦淖尔整装再出发,踏上新征程。(记者刘小倩高晓龙邢皓)

[责任编辑 王彤]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交通标识点亮黑夜 夜间出行更方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数据基地投入运营
剪纸摄影作品展现赛罕区群众美好生活
蒙古娃的草原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各族各界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俞正声观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赞歌》
• 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贺匾
• 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二分团赴赤峰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孙春兰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在乌海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 张平率中央代表团四分团赴巴彦淖尔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中央代表团离开内蒙古返回北京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