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专题  >  精彩图集   
库布其的治沙之法
内蒙古新闻网  17-09-05 16:50 打印本页 来源:国际在线| 
 

  “库布其”是蒙古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这里的沙漠披上绿衣,沙地改造成良田,库布其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库布其模式”。

  网格治沙法是治理沙漠的一种物理办法。主要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草方格固沙,顾名思义是利用废弃的麦草或沙柳、沙蒿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露出,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达到工程固沙的作用。同时,还可截留随风飘散的沙生植物种子,遇有墒情较好,便可生根发芽。

  生态光伏治沙模式,生态光伏是立体化的新型产业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库布其沙漠年日照时数3180小时,沙漠发电量充足。引进国内先进的“双面发电”技术,可提高发电量20%以上。同时,利用光伏板遮光挡风特点,减少沙漠蒸发量,在板下种植优良耐旱牧草,带动农牧民集约化养殖绵羊、家禽等。

  库布其光伏发电站。

  种质资源库里所收集的部分作物种子。

  “一带一路”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物种的传递方面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种质资源的传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种质资源库通过发掘和收集库布其及周边区域各类植物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使种质在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遗传特性和很高的发芽力。目前库布其的种子储备量达到了1040种,其中大部分都驯化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质。

  沙漠中的农作物大棚,充分利用沙漠丰富的光、热资源,大规模发展了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出了沙漠西瓜、沙漠香瓜、沙漠黄瓜、沙漠西红柿等。

  图为螺旋钻植树法,又称“干法种植”,用微动力带动螺旋钻打孔,插入苗条,再夯实沙土,10秒种下一棵树,对周围土壤扰动小,土壤墒情好,解决了沙漠里没有水源植树的问题,效果良好。

  图为节水容器种植法。

  图为水瓶植树法——利用500毫升一类瓶装容器,盛满水,将树苗插入瓶中,封好瓶口,埋入沙中,树苗在瓶中充分吸收水分后,进行生根发芽,瓶口外树干逐渐生根,侧根扎入沙漠湿土层,树苗则成活,成活率达85%以上,这一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被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