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这五年·聚焦国内  >  法治中国   
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砥砺奋进
内蒙古新闻网  17-09-06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殷泓靳昊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习近平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中国的法治建设以蹄疾步稳的姿态,迈入新的征程。

  一批良法、善法密集出台,科学民主立法成果丰硕;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明晰、开局稳健,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的公正、权威为更多人所感知;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推动遵法守法日益成为全民共同行动……全面依法治国向“深水区”迈进,动真格、出实招,老百姓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公平正义。

  引领和保障改革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互促进、辩证统一,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向前发展。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如果把治国当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以法治为引领和保障,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2013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以及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13个授权决定。通过统筹修法、作出授权决定等方式支持和推动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法治政府建设亦是如此。2013年以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累计取消下放618项,全面清理4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成为历史。简政放权持续发力,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法治,如同一架天平,秤砣就是老百姓的幸福平安。为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部门不断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倒逼民警规范执法,强化执法责任追究……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执法能力不断提升。

  “改革需要法治的引领,否则就可能失序;法治必须紧跟改革步伐,否则就会滞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说。

  守护公民合法权益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将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法治领域,就是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

  近年来,从破解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到疏通“民告官”渠道,从依法治理劳动保障、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民生难题,到依法纠正聂树斌案、呼格案、陈满案等一批冤错案,无不体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对法治的信心和信仰。

  “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用法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法治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说。

  生活在一个安全放心的环境里,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正在紧密织就——

  陆续通过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等重要法律,建立起国家安全体系。

  建立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民法总则草案将历史性地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宪忠,已连续4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制定民法典和民法总则的法律案。

  “民法总则的制定显示了国家对人民权利的高度关注、对民事主体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对于法治国家建设,孙宪忠信心满满。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重器。

  历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奋进,我们将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建设一个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法治中国。

  图解全面依法治国

  673万例

  2013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建立以来,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48.7亿元

  2016年前10个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3万起,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23.8亿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8.7亿元。

  2000万篇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目前已超过2000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20亿次,用户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5433名

  截至2017年1月底,全国27个省区市法院均已完成员额法官选任工作,约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6.7%,共产生入额法官105433名,法官员额制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67.8万个

  全国目前已成立矫正小组67.8万个,建成县(区)社区矫正中心1746个,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为0.2%左右。

  公民权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保障公民权利的良法陆续出台

  公共权力

  与此同时,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精神进一步渗入政府行政、决策和执法过程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六大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关键词

  宪法宣誓制度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宪法宣誓制度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

  巡回法庭

  2015年1月起,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在深圳、沈阳、南京、郑州、重庆、西安设立6个巡回法庭,实现管辖范围全覆盖,促使审判力量下沉,及时就近化解矛盾纠纷。

  纠正冤假错案

  先后纠正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安徽于英生案、云南钱仁风案、海南陈满案、河北聂树斌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同时,政法各部门不断通过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密织制度之网防范冤假错案发生。

  立案登记制

  2015年5月1日起,立案登记制开始全面实施。凡是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制图:杨震

  获得感·大家说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百姓对政府部门如何履行职责一目了然,之前对政府个别部门“浪费严重”“乱花钱”等疑虑,也因为信息公开一扫而光。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广安这几年推进司法公开力度很大,我市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效果就很好。通过司法公开,群众了解司法程序、法律常识等也有了更多渠道,不仅发挥了教育警示作用,也让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巡回法庭在去司法行政化和地方化、优化最高人民法院职权配置以及实现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在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中承担着先行者和探路人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发挥了司法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村民陈有林:在亲友的帮助下,我通过手机向县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在一个工作日之内,我就接收到县司法局的电子回执单,审核通过了我的申请,并给我指派了援助律师,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北京大学博士生张一民:近年来,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纠正,让人们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信心。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从制度上构建起预防冤假错案的屏障,让司法公正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王丰:授权部分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充分发挥了检察机关监督法律实施的职能,能够更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督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希望能在全国层面尽快推开。

  立法•大事记

  2013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

  201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

  201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这是环保法出台25年来首次大修,新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民告官”迈入2.0时代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所有设区的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犯罪增加终身监禁的规定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独生子女”成为历史,“全面两孩”时代由此开启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慈善法,我国慈善事业步入“法时代”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司改故事】

  “老赖”去南极买不了回程票

  

  “用两到三年时间解决执行难”的魄力,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宏伟进程的一个缩影。 2016年11月14日上午,随着申请执行人秦锡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领取到147万元执行款,曾两次上失信“黑名单”的被执行人、河南一家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终于去掉了“老赖”标签。秦锡铎申请执行置业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涉案金额本息共计180余万元。因置业公司拒不履行判决义务,2016年3月,湖滨区法院将王某列入失信人员“黑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限制其高消费活动。

  2016年4月,王某去南极旅游。等他准备回国时,才发现自己上了失信人员“黑名单”,无法购买返程机票。着急的王某于是委派公司工作人员来到法院,同秦锡铎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支付了30万元现金,并提供三套房屋担保。法院从“黑名单”中移除王某后,王某才得以购买返程机票回国。

  因置业公司未按照和解协议在7月20日前履行,湖滨区法院再次将置业公司及王某列入失信“黑名单”,并依法将其担保房屋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后双方于11月9日再次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最终履行完毕。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则是人民群众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道关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将破解执行难作为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6年共受理执行案件529.2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4.2%和33.7%,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超过1万亿元,解决执行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光明日报记者 殷泓 靳昊)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音乐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上演
全区优秀小戏小品展演首府开演
桑格尔读秒进球 呼和浩特队主场战平
【现场】骏马奔驰备战比赛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
• 公安部通令嘉奖内蒙古公安机关圆满完成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安保任务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部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群团改革工作 李纪恒主持
• 李纪恒: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动包头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李纪恒: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到实处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老西营子村考古惊现陶刻符号
• 内蒙古部分地区低温雪灾致1.6万人受灾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