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开幕
昨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开幕,来自196个缔约方、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人参会。我们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必将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有“三最”之称,即“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受影响人数最多”“防治成效最显著”。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形成一整套法律、政策、科研、规划、工程建设、科技支撑、监测预警、履约与国际合作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给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
对内蒙古而言,既有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等黄色“顽疾”。在防沙治沙长跑中,内蒙古率先提速,掌握了主动权。
多年来,我区始终将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推进生态红线制度,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沙漠中的绿色从一点点变成一条线,从一条线变成一大片,荒漠化面积逐年递减,荒漠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演绎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华丽转身。
防治荒漠化,既要避沙之害,还要兴沙之利。我区将防沙治沙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了“绿一片山川,兴一群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化防沙治沙模式。太阳能农场、水稻种植、沙漠旅游……黄色的沙漠中长出了金色的产业链,实现了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跨越。
荒漠化治理,世界看中国方案,中国有内蒙古实践,内蒙古有鄂尔多斯经验。鄂尔多斯以苦干加巧干的科学治沙,生态加致富的产业治沙,“政府+企业+群众”的全民治沙,变“征服沙漠”为“善待自然”,创造了“库布其模式”。
内蒙古防治荒漠化的成功实践,不仅增强了我区的绿色潜能,坚定了全国人民治理荒漠化的信心,也为世界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本次大会在内蒙古召开的难得机遇,同各国交流经验、展开合作,为世界治沙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内蒙古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