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星光熠熠的呼和浩特格外美丽。以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媒,电影界的大咖们相聚呼和浩特。
一张圆桌,一个话题,各路电影界大咖共聚呼和浩特,共同讨论“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
9月13日,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作为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活动之一,本次论坛邀请了电影界的各路精英、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产业从“高原”到“高峰”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同时,在专家的言谈中,内蒙古的电影似乎也看到了新出路。
内蒙古电影票房在少数民族地区名列前茅
人们常说,一个地方是否宜居,要看这个地方的精神文化生活怎样。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到影院观影已成为呼市乃至内蒙古市民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
在中国电影高峰论坛上,呼和浩特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东海介绍,呼和浩特市电影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共上映影片403部,总场次24.62万,全年总票房1.91亿,约占自治区总票房的38%。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总票房近5亿元,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名列前茅。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24家影院,共134个厅(屏幕),可供18241人同时观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表示,2017年,电影行业主管部门明确将2017年定为“电影质量促进年”,3月1日后,《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已正式实施,中国电影产业正在从“高原”到“高峰”,提振民族的文化自信之路上砥砺前行。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雅丽在《呼和浩特和中国电影》首发式上介绍,1950年,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这里也有我国建立最早、生产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该书出版将推动呼和浩特电影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民族特色电影文化的发展。
互联网带给内蒙古电影新动力
一个时代,一个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对于电影行业既是冲击也是动力。
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说,互联网文化对于电影市场进行了一次重构,这种重构使电影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西部电影是一杆大旗,那时做得很好的内蒙古电影,现在也很难做下去。“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更重要的是意识和思维的更新换代。可以说90后的观影人群拯救了内蒙古的电影市场,现在的90后也是看电影的主要人群。
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培筠表示,内蒙古民族电影经过70年的积累,涌现出老、中、青三代民族电影人。上世纪90年代末,内蒙古民族电影界出现了以塞夫和麦丽丝导演为代表的全国民族电影导演中的领军人物,《悲情布鲁克》《东归英雄传》等影片在国际上的影响之大,到今天还没有其他作品能够超越。“内蒙古的民族电影在少数民族电影中排名特别靠前,但是怎么能叫好又叫座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全国民族题材电影内蒙古是很棒的,内蒙古的影视人也在不断地探索,也在做商业片。这次金鸡百花节给呼和浩特的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一些参加金鸡百花节的嘉宾进行讲课,针对性传授经验。”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杜梅说。
“民族电影属于小众电影,虽然内蒙古的民族电影有很多成绩,但是现在很多电影人们根本不了解,比如去年上映的《八月》,虽然口碑很好,票房却不理想。有些电影更是连影院都上不了,虽然很好看,可是市民都看不上。如今互联网给电影带来新动力,我们可以建设一个观影平台,让内蒙古的民族电影可以让观众看到。”郭培筠建议,内蒙古影人也可以拍一些商业电影,用这些电影的理论来支持民族电影的拍摄,共同进步。 ◇全媒体记者赵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