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店员每月千元收入到当老板每月万元收入,21间,46岁的通辽人贺希格在甘其毛都口岸创业致富奔小康。
店里顾客总是络绎不绝,贺希格在为顾客介绍商品。
1996年,25岁的贺希格来到甘其毛都口岸打工。“当年我给小商店当店员,一个月就挣1000元,当时买的商品特别单一,我就想要是哪天我也能有一家自己的店就好了。”
10年后,熟悉了小商品进货渠道的贺希格拿着自己的积蓄,开了他的第一家店。小店只有十几平米大,主要经营牛角梳、指甲刀、毡画等国内小商品。“当时我第一次进了18000元的货,第一个月就买了9000块,刨去本钱,净挣3000元。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年甘其毛都口岸还是季节性开关,尝到了甜头的贺希格在开关的20天里卖货,闭关的10天里去呼和浩特市进货,频繁的地往返于甘其毛都口岸和呼和浩特之间。2009年,随着甘其毛都口岸变为常年通关口岸,贺希格的生意越来越好。“口岸的发展给我们商户带来了更多商机,我的客户从单一的蒙古国煤车司机、口岸居民,发展到全国各地的游客。”
贺希格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2015年,贺希格重新选了一家店址、重新定位他要卖的商品——他决定卖进口商品。“这几年来口岸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都想买一些蒙古国、俄罗斯等国的小商品送亲戚朋友。”
贺希格的经商之道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现在每个月平均能挣9000元,不少游客还留了他的微信,平均每月微信上也能卖出2000元左右的进口商品。 南方的游客偏爱蒙古国工艺品、饰品,北方的游客偏爱进口食品,像巧克力、糖、咖啡等。“下一步,我想搞搞网络销售,把进口商品卖到全国各地去。”贺希格信心满满。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记者 赵弘 吴钰 莫日根毕力格 阿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