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作为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位于祖国正北方,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列车通过二连浩特国门。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也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十三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重要的进出口物资集散地,为欧亚大陆桥中的重要战略枢纽。 二连浩特国门被誉为祖国的北大门,矗立于中蒙边境,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国门横跨铁路,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拾级而上,站在国门顶层向北远眺,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蒙古国边城扎门乌德火车站大楼,具有民族特色的居民小木楼及具有草原风情的蒙古包群尽收眼底。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首都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欧亚大陆桥”。
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象征着中蒙两国友谊的彩虹桥。
树立在国门下中蒙两国铁路接轨处两侧的815、816号界碑是全国边界上唯一一处同号双立界碑,是2002年中蒙双方边境第二次联合勘界后,按照新的界碑顺序,由原来的357号界碑更换过来的。碑体上,对着我国境内的一面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刻有中文“中国”字样,对着蒙古国境内的一面镶有蒙古国国徽,并刻有蒙文“蒙古国”的缩写,下面分别刻有界碑编号815、816处树碑的年份2002。如果把中国的版图陆地部分比作俯瞰太平洋的雄鸡,那么这里就是雄鸡脖颈扬起的折弯处。
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二连边防检查站官兵在中蒙815号界碑处执勤。
熙熙攘攘的联检大厅。
驻守在二连浩特口岸的二连边防检查站,是一支现役公安边防部队,1956年伴随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的正式开通而成立,主要担负着二连口岸铁路客货运、公路客货运和国际机场3种通关形式5个执勤现场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和3.2平方公里边境线、2.58平方公里口岸限定区域的监护管理任务。
边检官兵为蒙古国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始建于1956年的二连海关,主要负责监管经二连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及赛乌素国际机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它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代征税款,查缉走私、企业稽查、业务统计等工作,全年365天开关,海关24小时接受报。
满载中国货物的车队通过二连浩特口岸驶往蒙古国。
海关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货物。
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联合检查。
1956年,随着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二连浩特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机构相继成立。1999年,“三检”合一成立二连浩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目前担负着二连浩特口岸及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的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以及进出口商品检疫、鉴定、认证和监督管理工作。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程 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