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第二届中蒙博览会  >  特稿   
甘其毛都:草原新丝路上的“乌金”国际大通道
内蒙古新闻网  17-09-23 22:4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金秋时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在口岸“五出五进”原煤专用通道前,跨境运煤的重型车辆摆起了一字长蛇阵,蔚为壮观。

  “欢迎来到中国,请您拿好护照,从这里办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9月18日,甘其毛都边防检查站民警崔宇峰正在联检大厅疏导蒙古国客商。8年前,崔宇峰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甘其毛都边检站当了一名检查员。当年的运煤通道只有3条,还是土路。风沙卷着煤尘,一天查车下来,脸黑的只能看见白眼珠,迷彩服上一层煤尘,耳朵里都能倒出煤灰,边检站的官兵们每个人都患有鼻炎。现在的运煤通道路面全部硬化,3车道变成了10车道。

  从1989年只有2顶蒙古包的临时过货点,到如今设施齐备的现代化草原边贸城,甘其毛都口岸发展成为草原新丝路上主要的“乌金”国际大通道。口岸开放25年来,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9200多万吨,其中煤炭8700万吨,铜精粉近300万吨,完成贸易总额1000亿元,累计为国家创税160亿元。煤铜进口量分别占蒙方出口量的50%和60%以上。

  据统计,今年1至7月份,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进出口贸易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3.6%和54%。其中进口货运量1224.45万吨,同比增长104.66%;出口货运量7.93万吨,同比增长13.9% 。

  随着经济贸易的增长,甘其毛都口岸人流量也飞速增加。在派出所民警黄健的记忆中,在派出所工作的8年时间里,口岸建设了治安巡控室,街道、商铺、旅店、企业也都安装了视频探头,现在在巡控室看监控画面就能掌握辖区治安状况、发现案件线索,口岸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好,经济越来越繁荣。

  口岸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抢抓“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机遇,致力发展口岸物流,拓展口岸功能,有力推动了口岸经济快速发展。累计投入130多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2平方公里的自治区级物流园区,建成货物通道、联检大楼、通关服务中心等核心设施,年通关能力达到3000万吨。已建成6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建成甘泉铁路特默特枢纽站和2条装车线。新建9.2公里空载疏港公路和6.5公里入境重载公路,建成际誉、毅腾、华泰、华方、绅和、铎奕达6个海关监管场所,仓储能力达2000万吨。境内公路、铁路与全国路网贯通,口岸机场通航,已形成立体交通网。积极推动与蒙古国互联互通,建成跨境供电项目,将风电、光伏清洁能源打捆输送到蒙古国南部地区,累计出口电力45亿度。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的桥梁。甘其毛都口岸加速“三互”大通关改革建设,旅检通道关检“三互”改革试点启动,实现“一机一屏一台”作业;启用6.5公里入境重载公路,入境车辆单车通关时间减少了10分钟;启用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边检智能卡口抓拍控制显示系统和限定区域周界智能报警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口岸通关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水平;启用甘其毛都通关服务中心,涉及通关业务的乌拉特海关、乌拉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10余部门入驻办公,实现企业各项通关业务办理“一厅式”服务。日均出、入境煤车分别达1131和1116辆次,车辆实现“随到随出”通关局面,卡口出车率由原来1车/1.5分,缩短至1车/22秒。

  随着口岸设施的健全,外来务工人口增多,甘其毛都口岸也由不毛之地变身繁华的贸易重镇。目前口岸已建成镇中心广场、钟楼、苏力德广场、人行道硬化等景观工程,绿化面积达到4.33万平方米,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垃圾处理场、污水及再生水工程开工建设,实现了口岸通水、通网、通电、通讯、通路、通暖、通有线电视“七通”工程。新建甘其毛都学校和中蒙国际友好医院,口岸公安分局、中国银行等近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入驻,口岸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投资10.69亿元,开发房地产面积55.78万平方米;目前已形成了口岸通关、互市贸易、专业市场、生活居住、集中商务等功能区。

  5年前,乌拉特中旗政府投入1432.9万元兴建的全旗乃至全市最偏远的学校——甘其毛都学校暨琮霖国际学校。在校学生98%是外来学生,其中80%是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是一所典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目前在校学生及幼儿309名,其中75名是蒙古国留学生。校长巴乌拉介绍:“正是因为有了甘其毛都学校的成立,这些农民工子弟能够有父母陪伴身边,不再是留守儿童。一直以来,我们学校以关心关爱每位农民工子女为宗旨,在学校开办了‘午托班’,为家长提供便利。”

  按照甘其毛都口岸和加工园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乌拉特中旗还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的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承接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业务。目前,神华、中铝等大型国有企业相继入驻加工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3户,形成了新型煤化工、清洁能源输出、有色黑色金属采选冶炼等特色产业集群,是自治区核准的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进口资源和煤炭落地加工基地。(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赵弘)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喜羊羊 美洋洋
剪纸喜迎“十九大”
爱老敬老我为先
四季游火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鄂尔多斯市关于对拟任旗区党政正职人选进行公示的公告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李纪恒主持
• 布小林会见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葛越一行
• 乌海市关于对拟任(提名)市辖区党政正职人选进行公示的公告
• 锡林郭勒盟关于对拟任旗县市政府正职人选进行公示的公告
• 内蒙古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