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泰国展馆,一位长发飘飘的红衣女子正在挑选化妆品。“这个味道很好!多少钱?”她用汉语向店主询问。
红衣女子是来自蒙古国的游客朝格吉乐玛。朝格吉乐玛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游客,她还是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留学生,在呼和浩特已经生活了两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她说:“我觉得呼和浩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朝格吉乐玛眼中,高楼林立、四通八达、热闹繁华的呼和浩特充满了现代气息。“呼和浩特的商场商品丰富,应有尽有,我觉得在这座城市生活很幸福。
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将军衙署,朝格吉乐玛都去过。鄂尔多斯的响沙湾、成吉思汗陵,包头的希拉穆仁草原,她也去过。这些城市秀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内蒙古人都很热情,平时遇到什么困难,身边的同学、朋友都会热心地帮我,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朝格吉乐玛说道。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已经退去,现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令朝格吉乐玛感到亲切。她说:“出了门,大街上到处是蒙文标识,连公交车播报站名也先说蒙语,基本没觉得什么不适应。”
学校的饭菜很可口,朝格吉乐玛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饮食,现在也特别喜欢吃蔬菜、水果。在过去的两年里,朝格吉乐玛收获良多,在与同学、老师的相互交流学习中,汉语水平突飞猛进。此外,她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一起学习、聊天、逛街,生活充满温馨快乐。有时,朝格吉乐玛也向同学讲述她家乡乌兰巴托的风土人情,相互增进了解,促进友谊,觉得很有意义。
朝格吉乐玛的家人是开公司的,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设有羊绒店铺。对她来说,这无疑是一座非常有归属感的城市。
关于毕业之后是否留在呼和浩特工作,朝格吉乐玛目前并不确定。但她表示,不论将来何去何从,都会珍惜在内蒙古的日子,珍惜与内蒙古人的友谊。(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