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英雄会”火了大漠旅游
内蒙古新闻网  17-10-02 23:2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制图:苏昊

  9月19日一大早,家住腾格里沙漠腹地的牧民王廷龙就开始在越野e族英雄会会场旁忙开了,一批批游客迎着朝阳,开始体验他经营的沙滩车。

  “自9月15日‘英雄会’启动以来,我就每天守着沙滩车数票票。”王廷龙为一名游客发动好沙滩车后,拍着腰包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今年50岁的王廷龙是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贡呼都格嘎查土生土长的本地人,2000年之前以种地为生,每年收入几千元,勉强维持生计。自从“英雄会”开办在家门口后,他瞅准机会办起了旅馆,还入股天鹅湖旅游区经营沙滩车,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

  “‘英雄会’自举办以来,辐射带动全盟5.43万人从事旅店、餐饮、奇石等三产致富。借助‘英雄会’这一品牌,依托沙漠、草原、湖泊、奇石、沙生植物、地质奇观、历史民俗、宗教文化等多样旅游资源,强力打造全域旅游。”阿拉善盟旅游局局长刘冲宵告诉记者。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通过国际营销、国际产品、国际赛事、国际旅游品牌提升,形成以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为依托,建设大沙漠国际旅游目的地;以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旗胡杨林为依托,建设大胡杨国际旅游目的地;以世界三大载人航天中心之一的东风航天城为依托,建设大航天国际旅游目的地;以世界闻名的居延汉简、黑城古城址为依托,建设大居延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漠西、漠北、漠南蒙古三大部文化交汇地和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清皇家文化为依托,建设大民俗国际旅游目的地,最终实现阿拉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多年来,阿拉善“英雄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也带火了全盟旅游业。去年全盟接待游客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9.5%。

  “今年是第12届阿拉善英雄会了,举办期限由6天延长为30天,力争进入园区车辆和人次超过50万辆和200万人,预计收入35亿元,全盟旅游收入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阿拉善盟常务副盟长靳生瑞信心满满地说。

  从昔日无人问津的沙海茫茫,到如今八方游客纷至沓来,阿拉善英雄会已成为该盟对外开放、吸金纳客的旅游金字招牌。

  记者手记

  在外界传统印象中,沙漠是生命的绝地,我们能想象的只是它的苍凉与磅礴,但这远远不是沙漠的全部。当你置身其中才会发现,那是一种大美,是自然而广袤的美,是震撼心灵的美。当夕阳西下,那起伏的沙丘如金色的麦浪,壮美而温柔,如梦如幻,让你流连忘返。

  “阿拉善太美了,除了领略大自然的美,我们还体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品尝了特色美食。特别是巴丹吉林沙漠,让人在静谧和粗犷中独享大漠孤烟的苍凉,透视生命,净化灵魂……”北京游客王先生发出如此感叹。

  走进阿拉善,无论置身于雄浑、奇特的沙海,还是步入神秘、古老的藏传佛教圣地和民族文化,亦或是走进现代高科技航天城,总能给你无限畅想与惊奇。巍峨雄壮的贺兰山,气势恢弘,林木葱郁;堪称世界“沙漠珠峰”的巴丹吉林,沙山高耸,湖泊棋布,神泉涌动;绸缎般的腾格里沙漠,绵延幽深,景色诱人;居延古泽、弱水河畔、胡杨秋色、历经沧桑的居延遗址,无不在诉说着华夏几千年历史的更迭;传奇活佛仓央嘉措与“八大寺”的善缘,古老而神秘;世界三大宇航中心之一的“东风航天城”,讲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梦想成真;天根、地母、奇峰、怪石等景观,宛若人间仙境……这一张张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亮丽名片,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相恒义刘宏章薛来)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喜羊羊 美洋洋
剪纸喜迎“十九大”
爱老敬老我为先
四季游火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2017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出炉 4 大亮点
• 第二届中蒙博览会开幕式暨中蒙俄合作高层论坛隆重举行
• 内蒙古7个地方获生态宜居县城示范旗县(市)称号
• 黑河调水17年 内蒙古荒漠中崛起“绿色奇迹
• 2020年内蒙古湿地面积将不低于9000万亩
• “网红月饼”走俏,可能是黑作坊出品
• 内蒙古乌兰察布与华为签框架协议 合力打造“草原硅谷”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