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习近平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内蒙古新闻网  17-10-03 13:12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日报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指引下,高瞻远瞩、纵览全局,走出一条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遵循、以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核心内涵、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践行路径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第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灵魂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经在不同场合60余次详尽论述和深刻阐释这一新理念新提法,“命运共同体”业已成为贯穿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题词”和“总纲领”。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正式决议之中,成为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众多国家积极响应的共识。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在第2344号决议中,敦促各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在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义所系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精髓所在。

  第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首要考量。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旨在推动各国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出访28次,访问50多个国家,实现对五大洲不同类型国家元首外交的全覆盖、对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这些出访,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外交为舞台,通过对结伴但不结盟理念的全新实践,搭建起遍布全球、日益壮大的“朋友圈”和伙伴关系网络。

  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渠道和具体路径。“一带一路”建设在遵照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推动和扎实促进与沿途各国发展规划、制度标准的相融对接,将牵引带动沿线国和相关国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为目标导向,力图使之成为推进国际社会共商发展、同谋合作的平台场所。自该倡议提出的4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对接,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取得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合作成果,形成国际社会纷纷点赞、多国政府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

  (作者:丁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