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请等一下,我扶你。”美会公益志愿者周笑云一边示意过往的司机停车让行,一边搀扶着老人向马路对面走去。
昨日,美会公益组织的5名志愿者早早就来到青城公园北门西侧的一处斑马线前,拿着文明劝导的旗子,在斑马线前协助交警疏导交通。
内蒙古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共同发起的“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以来,通过一系列宣传报道,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之风日益盛行,司机和市民的文明意识逐步提高,他们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相互礼让,平安出行。
礼让出感人的温度
“我觉得现在很多司机和行人都会自觉相互礼让,司机见到行人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行,行人也会礼让司机,这种文明风气越来越浓,大家共同营造出这样文明礼让的氛围,真好。”志愿者樊桂江笑着说。
文明交通,相互礼让,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城市规划的日益完善,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驾驶人无视道路斑马线、不注意避让行人,行人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每一位司机都要文明驾车、文明停车。
“以前过马路真是担惊受怕,过往的车辆车速都特别快,每次过马路都要非常小心,但现在每处斑马线前都有交警同志及好多志愿者在维持秩序,让来往车辆停下,让行人先通过,像我们这样上了岁数的人,他们还会扶着我们过马路,不仅安全也放心,过马路也不用着急了。”市民郭女士说。
虽然10月的天气已经开始寒冷起来,但在这里,过往的行人和开车的司机心里却暖暖的。车辆遇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或停车等行人通过斑马线后,再继续行驶。见有车辆驶来,行人会主动停下脚步,等待让行。
“创建一个文明城市是我们全体市民的责任,我们都应成为文明交通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相互礼让。每次看到过往的行人给礼让的司机竖起大拇指,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觉得这样的城市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司机武女士将车停下,一边粘贴文明礼让车贴,一边说。
礼让出文明的速度
“是啊,看着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好,大家都在为文明城市努力,尤其是一些老人过马路时,好多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而这些老人都会给司机竖起大拇指,或者以微笑致谢,司机们也很感动。作为志愿者,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继续做好文明劝导员,行人和司机都不抢行,懂得礼让,让大家安全出行,平安回家。”志愿者王思琦说。
回民区交警大队摩托一中队的交警胡帅文介绍:“之前斑马线前行人司机抢行的现象很常见,通过文明宣传,现在斑马线前,司机行人都会礼让,文明意识提高很多,这是好的现象。作为交警,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让‘礼让斑马线’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呼市形成文明出行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听从交通警察指挥,养成良好的文明出行习惯,培育遵法守纪、文明出行的良好社会风尚。”
随着内蒙古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共同发起的“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大型公益活动持续深入的推进,如今,曾经面对行人疾驰而过的汽车在斑马线前缓缓驶停,这就是文明的速度,也是文明的进步。
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面对“彬彬有礼”的汽车,不少市民竖起大拇指,或挥手致意,对司机文明礼让表达敬意的同时,也表达着谢意。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一些市民见汽车礼让时间较长,会主动示意汽车先行。“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正在悄然改变,如今礼让成为文明出行的新方式,让出了文明出行的秩序与和谐,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礼让斑马线”行动中,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记者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