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惯乘公交”的意义何在?
背景:有网友在地铁里偶遇杭州市常务副市长戴建平。据悉,戴副市长任余杭区委书记时,就习惯坐地铁往返单位和家里,坐地铁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去年也曾有人将戴建平坐地铁的照片传到网上,戴建平还纳闷,这怎么也成了新闻。
新京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了解杭州交通现状的人,不难明白副市长此举的合理性。从余杭区政府到戴建平家所在的滨江区,行程在30公里以上,按照平时的交通状况,哪怕道路基本通畅,没有一小时是到不了的。而这一路有不少“堵点”,就算是副市长的车子,碰到交通堵塞也“插翅难飞”。至于从戴建平如今的办公地点回家,距离虽说近了许多(十多公里),但因为同样要过钱塘江,过江就要过桥,也是地铁比开车方便。网友对副市长乘坐地铁感到稀奇,可能无关于“领导干部接地气”的故事,而更多反映了公众对加快推进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期待。地铁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符号,但在今天,它正在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按照杭州地铁的规划,到2022年亚运会召开前,将建成包括10条线路在内、总里程44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届时,杭州将全面拥抱地铁,进入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到那时候,偶遇某个地方领导干部更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小蒋随想:不常见到地方领导干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种现实里可能有几种因素。一种原因是,某些人当了领导之后,渐渐与群众“拉开距离”,不愿意去受公交的“挤”,觉得那比较“跌份”。还有一些领导可能觉得自己乘坐公交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自己在非工作时间也需要私人空间,这种想法固然不能说站不住脚,但也存在官民有别的潜意识。戴建平乘公交的“亮点”其实是,身为常务副市长的他,似乎没有乘公交“不自在”的感觉,而是以出行效率乃至环保为着眼,使出行这件事很纯粹,没有掺杂官民有别、领导特殊的“杂念”。我们总说人人平等,但某些官员面对群众时端着架子,不少群众面对官员时还是有距离感,很难说这不是一种隔阂,难免产生不良后果。破除这种隔阂,需要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真正把自己看成是普通人,融入到普通群众中去,切实感受群众在工作与生活中的苦乐酸甜,进而在行政与履职中更有的放矢地为公众服务。若此,官员的公共形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