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实现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绿染黄沙让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秀美、牢固。
铺染生态北疆的最美底色
初秋的午后,在赤峰市敖汉旗三义井林场,2000亩樟子松如同卫兵列队,在阳光下显得越发翠绿。
“樟子松是内蒙古抗风固沙中担任主角的树种,越是在风沙肆虐、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下,越是长得郁郁葱葱。”林场场长陈明川长期奋斗在治沙第一线,对此很是了解。
“天降二指雨,沟起一丈洪。”“人迷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这是赤峰市以前生态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据当地老人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种地老被沙压,最后只能是“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他们还记得,那些年早上一觉醒来,沙子就从窗口涌进来,一直堆到了炕中间,有的户子甚至黄牛顺着沙坨上了房顶踩塌了房。1981年,京通铁路刚通车不久,敖汉地段就被沙掩埋,交通中断72小时。不得已,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荷也苏勿嘎查70多户牧民,1987年进行了举家搬迁。
风沙无情地逼近,赤峰人不愿再眼睁睁地看着郁郁葱葱的草原变成贫瘠的沙地,一场防沙治沙的持久战就此展开。
面对严峻的现实,赤峰市开展了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工作。从组建国有林场、组织群众大会战,再到近5年来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起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肆虐的风沙终于没有了往日的猖狂。据第五次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显示,全市沙化土地面积比1994年减少1166万亩。
如今,在科尔沁沙地,不论是村屯里,还是各级道路两侧,目之所及皆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生态建设的效益也在不断显现:土不下山了,水不出川了,天不扬尘了。
在沙区,人们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一种信仰。他们的种树时间不是以分秒记,而是以数年计。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坚持,才有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的“双缩减”。
从播下绿色种子,到长成参天大树,这些绿色的希望更需要守护者。在不断深化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进程中,60多年伐木史的终止,开启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新变革。
树不砍了,日子怎么过?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的阿尔山市深入挖掘林俗文化,做好林业旅游文章,林业工人“放下斧头当导游,奔向小康不用愁”。
“好生态是旅游的生命线。我们变砍树为看树,就是为了请游客来‘品树’。尽管目前旅游发展步子走得不算快,但方向找对了。”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党委书记于季方说。
显然,转型发展中的林区经济蒸蒸日上,森林生态得到迅速恢复,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绿色宝库。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森林面积达到3.73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提高1.03个百分点。
绿色,既是内蒙古大地的美丽容颜,又是它的精神内核。自强不息的内蒙古人坚信: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要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探寻生态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过去动物吃不饱,几乎绝迹了,现在林子里的鸟、兔子、野鸡、狐狸多得很。在林子里走走,听听鸟叫,真是说不出的畅快。”在毛乌素沙地的“玉珍生态园”里,鄂尔多斯的“治沙英雄”殷玉珍爽朗地笑着说。
而位于库布其沙漠的鄂尔多斯杭锦旗道图嘎查七社,20多年前王连斌一家为躲避沙害被迫外迁。当时,七社的20多户人家搬走了近一半。两年前,他和老伴又返回了家乡。“当年流沙快把村子占了。”他笑着说,“现在,沙子上长满了树啊草啊还有庄稼,沙子再也刮不起来了。”随着外迁人员陆续回归,七社村民也增加到了30多户。
监测数据显示,近3年鄂尔多斯的降水量都在350毫米左右,较前些年明显增多,沙尘天气基本消失。
从满眼黄沙的不毛之地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这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多赢的生态账。视绿色为底色和价值的内蒙古人深知,内蒙古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在生态保护大格局之下,还须走出发展新棋。
锡林郭勒草原上,许多人是廷·巴特尔的“粉丝”,因为这位扎根草原数十年的知青,总能以先进的理念、大胆的创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们,不断追寻着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
“我家有草场5926亩,按草畜平衡要求可以养牛103头,我只养了55头,今年再减5头,给野生动物让让路。”廷·巴特尔家住阿巴嘎旗的萨如拉图亚嘎查,他曾将一片盐碱地改良为优质牧场,现在又响应自治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调整种养结构。
他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在自家牧场拍摄的视频《沙地中的花》《小狐狸出窝了》《起飞的天鹅》……“现在草场上有270多种植物、上百种野生动物。”他言语中透着自豪。
除了锡林郭勒草原,我区还有呼伦贝尔、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五大草原,这使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占到了中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为了保护内蒙古大草原,目前,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已经启动,全区有10.2亿亩可利用草原纳入补奖机制范围,其中禁牧休牧4.05亿亩、草畜平衡6.15亿亩,每年获得国家草原补奖资金逾45亿元。
内蒙古人还知道,内蒙古最大的责任也在于生态,发展浪潮前,绝对不能头脑发热失守底线。
几年前,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里8家金矿,遍地生产花,腰包鼓了,经济繁荣了,丢失的是秀美的风光和清新的空气。西桥镇在一片质疑声中幡然醒悟:从2015年开始,坚决对金矿开发和烟花生产按下停止键,全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今,西桥镇的美丽乡村,正成为游客造访的热门景点。
从拼资源转向拼环境,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大地,让越来越多像西桥镇一样的小村小镇尝到了甜头。事实证明,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也是可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只要我们找到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并以此支点,走出一条自然形态、产业形态和社会形态“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构建刻度精准的生态标尺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内,量得又量失。”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构建一个刻度精准的生态标尺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内蒙古要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陆续发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
自2014年启动实施《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至今,我区已出台3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6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保护,10.2亿亩草场纳入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102个国有林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不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要让绿色生态“新标尺”切实成为领导干部铭记于心的行为规范。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要给领导干部念“紧箍咒”,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目前,我区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84项追责行为。
走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步棋,关乎长远发展。只有以改革的硬约束管住领导干部,才能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执着的生态坚守,让我区生态报表成绩斐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先行开展森林和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 3个林场2014年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已经完成;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施自治区主题功能区规划,全面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红线划定试点,实施了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已经划定林业生态“四条红线”和8.8亿亩基本草原红线,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到盟市、旗县,基本完成83个旗县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如今,蓝天白云辉映相伴,城镇乡村绿色环绕,江河湖泊清波交响。守住生态底线,坚持美丽与发展共赢,已浸融在内蒙古人的血液里、骨子里,体现在高屋建瓴的决策中、实践中。可以说,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内蒙古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诠释了以绿增色、以绿生财、以绿造福、以绿添富的发展理念。
目标已经明确,步伐必须坚定。十九大召开在即,我区将在绿水青山间定调发展底色,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施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