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增长”转向“发展”,这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符合。我们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位置,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必须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拓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必要举措。我们要着力实施好“两大战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一个充满活力、协同高效、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孕育成长,我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必将更为光明、更加美好。展望未来,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