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扛起红旗再出发
舞姿翩翩,歌声嘹亮。23日下午,在苏尼特右旗文化大楼的排练厅里,乌兰牧骑的演员们正在彩排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草原记忆》《醒悟》等新剧目。
“喜鹊枝头叫喳喳,总书记回信送给咱。字字句句暖在心,情不自禁拉起马头琴。”这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演员瓦·刚宝力道最新创作的“好来宝”开场白。
21日,58岁的瓦·刚宝力道学习了总书记回信后激动不已,当晚躺在床上兴奋得睡不着,突然有了灵感,披着被子即兴创作了“好来宝”《总书记来信记心中》:十九大报告绘蓝图,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住;草原作舞台,蓝天为幕布,新时代开启人人夸,扛起红旗再出发。
1973年8月,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队员穿越沙丘前去演出。新华社发(陈俊山摄)
内蒙古的乌兰牧骑从诞生那一天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乌兰牧骑是一个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相统一的‘大学’。”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乌兰牧骑工作过13年的国家一级演员武利平对记者说,乌兰牧骑特别接地气,队员们基本都是一专多能人才,所表演的节目都取材于生活,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真正的人民文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011年7月18日,在“元上都旅游文化节”上,正蓝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为观众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他说,扎根基层的乌兰牧骑培养出大批艺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乌兰牧骑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应当尊重传统、学习传统,继续‘轻装上阵’,发挥‘短平快’特点,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让大家信心满怀,今后将加倍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作品,发挥好演出、宣传、服务等功能,为新时代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眼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排练的新剧目《醒悟》就是取材于当地精准脱贫的事例。孟克吉日嘎拉说:“我们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用沾满生活气息的作品讴歌党的好政策、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基层干部群众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贾立君、刘懿德、王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