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了解到,赤峰市把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有效结合,围绕粮、肉、菜、草、果5大主导产业和旅游、电商、光伏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
今年,该市制定《赤峰市“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项目精准帮扶贫困户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市2089个行政嘎查村完成了农牧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编制工作,10个旗县区完成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9个扶贫产业园建成投产,产业扶贫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赤峰市先后引进东阿阿胶、河南牧原、江西正邦等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肉驴、甜菜、金鸡、生猪、中草药、野果等种养产业,有效解决了贫困农牧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可持续增收能力差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有197家扶贫龙头企业、2600家合作社、865个家庭农牧场和10.4万户种养大户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产业化扶贫覆盖到30.5万贫困人口,带动20.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除了传统扶贫产业,该市还积极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新兴扶贫产业。据了解,全市发展旅游扶贫重点嘎查村61个,实施电商扶贫试点村200个,落实光伏扶贫任务20047户。同时,“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扎实推进。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投入“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财政扶贫资金13.19亿元,实施项目4114个,覆盖贫困户14.8万户37.4万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韩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