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土地承包新政”下中国北疆农民的“获得感”
内蒙古新闻网  17-12-10 20:23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平顶山村整个村庄由远及近被一排排梯田包围,梯田外一棵棵粗壮的扁杏树在风中摇曳。56岁的徐秀春一大早就忙着洒扫庭院,她拿出一包大扁杏杏仁幽默地说,这是我家的“绿色银行”。

  “十年十旱,幸亏大扁杏耐旱,种一亩能收入1000元(人民币,下同),种了不到20亩,产下的杏仁已经卖出去了。”徐秀春边说边展望着未来,“起码能过个好年。”

  世代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南部山区土城子乡平顶山村的徐秀春,谈及当地的经济状况时说:“现在二轮土地承包三十年到期后,又能续三十年,再不用担心收不回付出的劳力,我们有信心奔小康了。”

  徐秀春是从中共十九大开幕当天得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下称“土地承包新政”)这一喜讯的,这让她和所有村民兴奋异常。

  据公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已开展了两轮承包。第一轮从1978年开始,承包期15年,最早的1993年到期。1993年11月,中央发文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大多数地区的第二轮承包将从2023年起陆续到期。

  62岁的杜福明,是平顶村的党支部书记,当他第一时间听到“土地承包新政”后,本能感受是村里的大扁杏有了持续下去的理由。

  “灾年可度荒,丰年能增收,是一次栽植、多年受益的摇钱树。”他说,大扁杏不缺销路,土地承包再续三十年就能形成规模经济,待条件成熟后,当地还能借大扁杏发展旅游。今年4月份,来自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10余名游客组团来到他的家乡观看漫山遍野的杏花,陶醉其间,啧啧赞叹。

  奈曼旗土城子乡党委副书记于洪峰表示,2018年该乡将栽植大扁杏4万亩,争取到2020年实现栽植10万亩的目标,最终实现“中国扁杏之乡”的产业发展之路,此举对推动当地生态建设,带动农民致富有着重大意义。

  在与平顶山村相距不远的青龙山镇互利村,村民付永久也已提前谋划了如何奔小康的“大事”。

  作为该村甘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付永久已经开始和村民就“土地入股”开始洽谈。

  “村民入股后,土地有收入,劳力也有收入。”作为当地最负盛名的甘薯种植大户,付永久说,“土地承包新政”让他能下定决心让农民入股。

  奈曼旗官方也对当地农民的未来作出新规划。奈曼旗旗委书记张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目前奈曼旗全旗已全部完成土地确权,农民们在“土地承包新政”背景下,既可从事土地流转,也可参与入股,现在他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力以赴奔小康。

  在张华的设想中,当地的农民将会渐次变为“产业工人”“股东”,真正做一次“土地”的主人。

  “土地承包新政”在奈曼旗第一时间落地意味着什么?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指出,此举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农民吃了“定心丸”。有恒产者有恒心,长期的产权能给农民稳定的预期,产生长远的激励功能,从而带来更大的投入,更科学的规划和更理性的产权转移。(记者李爱平)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乌兰夫家人在内蒙古大学设立第三个奖学金“云亭奖”
首航相聚
一起去参加多伦诺尔观鸟节
贯彻会议精神 助力绿色发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人大、政府、政协、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换届候选人进行公示的公告
• 乌兰察布市委原书记王学丰受贿滥用职权案开审
• 内蒙古零下40.7度 大兴安岭今冬首次极寒
• 是什么原因让八旬老人杀死保姆?
• 全警出动!呼和浩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
• 30多天用200吨水?居民怀疑水表有问题
• 内蒙古69人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