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真想再年轻20岁!”
内蒙古新闻网  17-12-15 21:5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12月13日夜幕降临之际,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记者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黄茂营乡额登乌拉村村民曾花林太家,刚进院,便听到屋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老曾,什么事这么开心呀?”

  “看电视呢。”

  “看你这新房,白花花的墙壁,亮眼眼的瓷砖,多好啊。你们花了多少钱啊?”

  “我们贫困户就花1万元,剩下的政府帮我们解决啦,政府不仅给我们解决了住房,还让我们加入‘菜单式’扶贫模式,帮我们增收。”老曾的妻子宝爱华抢着说。

  在黄茂营乡,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村庄分布零乱、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庙上、庙下、南场、营子村条件更为落后。黄茂营乡从“收缩整合、集约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庙上、庙下、南场整合搬迁至营子村旁边,4村合一,建成一个新移民村——额登乌拉村,也是南夭村委会所在地。

  为了确保整合搬迁顺利推进,旗、乡两级党委、政府从解决农民思想顾虑入手,先是带领村民看周边村庄的新村建设,再为其种地提供条件,先后为额登乌拉村新打机电井17眼,将地势较为平坦的4300多亩旱地转化为水浇地。今年,又通过集中招标对2400亩水浇地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涉及贫困户91户、202人,人均流转土地4亩,人均收入1400元,仅土地流转一项村民们就增收84万元。这样,不仅土地盘活了,流转所产生的收益也让搬迁整合农户吃了定心丸,有力推动了村庄整合搬迁的进程。

  据了解,新村占地面积186亩,共建132户,户型以一堂一屋为主,主房面积为42.6平方米,院落每户400平方米,凉房30平方米。额登乌拉村在修建新房的同时,也完善了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公厕3个,栽植350棵松树等,主要解决方便群众就医、满足文化需求、方便出行、实现邻里互助等问题。“搬新家时,除了行李,我什么都没带,屋里是粉刷好的,新安装的铝合金门窗,水电设施等一应俱全。”说到饮水,曾花林太说自己感触太深了,“原来用水得去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水还不好喝,一到旱季,井里还可能没水。现在可好了,喝上了自来水,这水真是甜到了心里。”

  幸福的笑容同样洋溢在68岁董福的脸上,说起新房,老董感慨地说:“没想到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也能从土房里搬到这么宽敞的砖房里。以前住的土房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现在住的砖房是‘屋里屋外一样新’,太感谢党和国家了!”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看到国家和政府这么尽心尽力为我们服务,觉得自己也年轻了,我们不能老是等着国家的帮扶,要自己动手去创造财富,和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减轻国家的负担。真想再年轻20岁,一起和大家把家乡建设好!”老董动情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据了解,南夭村外出人口多、地理条件差、老龄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南夭村驻村第一书记吕远成说:“在原始村貌的基础上搞改建,投资大,收益小。因为居住分散,也无法引入规模化的种养殖产业。如今,整合搬迁后,村民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土地流转后收入也有了保障,村民们还能在入驻的产业基地里打工赚钱,下一步村里还准备建设10个蔬菜大棚带动村民增收。‘小村整合+产业扶贫’的模式,帮助村民挪了穷窝,走上富路。”

  据了解,察右前旗小村整合涉及220个村、4104户、10011人,其中,列入易地移民搬迁1019户、2213人。结合小村整合工作,通过向幸福院、中心村靠拢,将4年任务2年完成。2016年完成小村整合123个,建成安置房2509套,安置易地移民贫困户640户、808人;今年又建设400套安置房,封冻前入住。

  记者手记:

  隆冬时节,来到察右前旗黄茂营乡采访额登乌拉移民新村采访,让记者备受感染的是新搬迁的村民们对党的恩情的由衷赞扬,以及信心百倍尽早脱贫的决心。

  “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经历了无数人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今天我们这么幸福的日子,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我们不能等天上掉馅饼,也要跟着国家一起加油干!”这是采访中董福大叔说的,也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感受。

  乌兰察布市属深度贫困地区,为早日脱贫致富,该市因地制宜将易地搬迁与小村整合结合起来,有效的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该市计划建设安置点263个,搬迁贫困户5556户12778人,截至10月末,已完成撤并小村384个,已建设住房11065套,其中已竣工住房4232套,已搬迁入住2347户。已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0005户,解决贫困户饮水安全4744户。额登乌拉村就是其中小村整合的一个例子。

  行走在额登乌拉村的水泥路上,处处能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新生活、新希望。在这里,建设小康社会,已转化为一个个务实的奋斗目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实习生 张舒君)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乌兰夫家人在内蒙古大学设立第三个奖学金“云亭奖”
首航相聚
一起去参加多伦诺尔观鸟节
贯彻会议精神 助力绿色发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人大、政府、政协、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换届候选人进行公示的公告
• 乌兰察布市委原书记王学丰受贿滥用职权案开审
• 内蒙古零下40.7度 大兴安岭今冬首次极寒
• 是什么原因让八旬老人杀死保姆?
• 全警出动!呼和浩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
• 30多天用200吨水?居民怀疑水表有问题
• 内蒙古69人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