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包头新闻   
包头市东河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名片
内蒙古新闻网  18-01-11 10:03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走进包头市东河区文化馆的展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展现在人们眼前,历时49天创作完成、历时50天安装完成的“剪华大帐”亮相工作室;在张瑞芬文化大院里,村民们正在进行火热的节目彩排,秧歌、广场舞、快板等一系列节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是东河区文化发展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

  包头市东河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有国家4A级景区南海湿地风景区和莲花山景区;晋商文化资源有北梁三官庙古民居院落和乔家金街;宗教文化资源有妙法寺、清真大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红色旅游资源有王若飞纪念馆、市委旧址等。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喜爱有深度的出行旅游,而不仅仅是休闲放松,人们希望在休闲的同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东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说道。

  近年来,随着北梁棚改的全面实施,腾出成片可利用土地,为东河区加快城市发展拓展了空间。按照十九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神,今年,东河区将大力推进北梁腾空区建设,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把北梁腾空区组团建成特色鲜明的传统老包头风貌区和都市新城——其中,以中环路为界,环线内以建设“老包头”风貌区为目标,留住“老包头”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历史记忆”,整合区域内的历史街区、古民居院落、现存宗教场所、历史文化遗址和绿地生态景观,挖掘和展示“西口”文化、民俗文化、“老包头”本土元素的特色产业,以多样业态促进文化、商贸、旅游深度融合,重塑“老包头九行十六社”繁荣景象,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包头人的精神家园和“老包头”传统体验乐园,切实把“山、水、寺”等“老包头”名片擦亮叫响。环线外高标准建设道路、管网、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星级酒店、品牌连锁商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建设高品质居住区和中央商务区,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城融合、业态高端的现代化新城。

[责任编辑 焦文娟]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雪中童趣
狗年吉祥物走俏
动车开行三周年
志愿行动暖人心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费东斌当选为乌兰察布市市长
• 内蒙古出台方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
• 喜讯!内蒙古1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蒙古首家监委诞生“满月”已立案5件
• 重磅!2018内蒙古经济大势一图看懂!
• 内蒙古连接东北首条高铁进入铺轨阶段
• 2017年内蒙古112个PPP项目落地 总投资超1400亿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