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花委员: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应得到规范化传承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任镜宇 李珍 王坤)1月25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蒙元素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娜仁花作了关于《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规范化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发言。
娜仁花委员在发言
娜仁花说,蒙古族服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文化要素被随意嫁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民族服饰错搭错配的“转基因”产品,低俗化、庸俗化现象日趋严重。
娜仁花指出了内蒙古传统服装服饰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库尚未建立,教育理论没有形成,内蒙古有28个蒙古族部落,约有200多个不同款式及上千种服装服饰工艺,但遗憾的是没有建立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版型数据库,没有形成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教育理论;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内蒙古各盟市几乎都有“民族服装服饰街(市场)”,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和大品牌,“家庭式作坊”占大多数等等。
娜仁花建议,建立世界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研发院士工作站和世界蒙古族服装服饰标准化大数据;建立扶持蒙古族服装服饰品牌化推进政策机制、原创品牌孵化平台和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基金;依托“一带一路”,整合园区资源,推动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国际化发展;举办内蒙古蒙古族服装服饰全国(全球)巡展,与乌兰牧骑巡回演出相结合,大力宣传内蒙古的文化旅游产业。
娜仁花说,蒙古族服装服饰是一门大艺术,是一个大产业。建议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凝聚业界精英,让大家怀着对草原文化的敬畏之心,用匠人之情、用毕生精力做好做强这项事业,让蒙古族服装服饰产业成为内蒙古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