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2017年的经济“成绩单”,我们走进令人期待的2018年,我们期待好的机遇、好的政策、好的生活。
每年的初始,我们总把这种期待投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上,因为在其中您将看到自治区这一年的发展蓝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来了,内蒙古日报社经济涮锅工作室即日起,从“热”“辣”“香”“甜”“鲜”五个角度,与您一起研读报告、描绘前景。
理一理报告中百姓最关注的“热”度不减的大话题;捋一捋保障经济发展的“辣”味十足的严规定;数一数支持有梦想者、有创新能力者、有前景产业的“香”飘万里的好措施;读一读让人民最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甜”蜜温馨的暖政策;看一看呈现新提法、体现新作为、展现新政策的“鲜”声夺人的新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是要好好读的,而且应该是精读、细读、勤读。今天,我们先从“热”篇读起。
热
这是从报告里摘选出的话题榜单,因为百姓的热切关注,两会上代表和委员的热烈讨论,让这些话题一直热度不减。
这些话题,有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的是常年热搜的关键词,有的话题本身就自带七分热,有的是因为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有的是因为足以记入历史。
想必大家很好奇,也想感受一下这份“热”度。
请您往下看——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左右和4%以内。
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我们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重点都要向三大攻坚战聚焦发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精准脱贫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全年减贫20万人。
污染防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冬季清洁取暖计划,抓好散煤和工业废气治理、秸秆利用、煤改气、煤改电等工作。
特色农牧业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调整优化农牧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牧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畜产品保护区,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
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偏远农牧区用电升级改造。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土地承包关系
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放管服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广“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和网上审批等做法,整合政府信息系统,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国企国资改革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战略性重组。
河长制、湖长制
建立河湖名录,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
全民参保
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养老、医保、低保和优抚补助政策。
住房
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继续改造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做好公租房保障工作。盘活存量住房,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异地就医
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本实现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的全覆盖。
国家级创新平台
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头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中蒙俄经济走廊
完善与俄蒙合作机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继续抓好满洲里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2017年“成绩单”之“热”篇:
▲继续化解过剩产能,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退出810万吨煤炭、55万吨钢铁产能,取缔“地条钢”243万吨。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8.6%。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煤电、煤化一体化比重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明显上升。
▲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13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向社会公布行政许可证明事项清单。
▲建立生态文明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初步形成了四级“河长”体系。(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