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寒假已临,老师们迎来了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兴安盟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师乌云高娃,却从寒假开始那天就几乎没闲着。“现在我们从教案的写作,到批改学生作业,每一项细节都有考核,学校的绩效考核分为日检查、周小结、月汇总、期末统计,随时检查、随时通报。我得利用假期时间查缺补漏,争取下学期让学生们的平均分、优秀率再提高一点。”
放下教案本,乌云高娃掏出手机给我们“晒”起了她这两天刚刚收到的绩效工资。“我们学校的绩效工资已经全额兑现了,这是实行改革后的第一笔绩效工资,一共14593.9元,比去年多了近2000块钱。”乌云高娃说,因为在上一学年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她在全校考核中排名第一,感觉自己工作劲头更足了。
“谁认真干、谁脚踏实地干,都在工资上体现出来了。全校绩效分数最低的教师和绩效靠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一年收入相差近17000块钱。”乌云高娃说,“老师们都深刻地感觉到了‘教育不养闲人’,大家都有了一种紧迫感,不努力、不学习、不前进就会被淘汰。”乌云高娃所说的身边的变化得益于兴安盟在教育系统推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2017年7月,兴安盟委、行署着眼于全面提升教育工作,从人事薪酬制度入手,出台了《深化全盟中小学校岗位聘用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深化全盟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兴安盟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激发调动全盟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依据盟行署出台的文件,学校教师和教辅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由各学校自行确定,年度最高档与最低档的差距一般不低于6000元,不得按教职工个人岗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平均发放。”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副校长萨木嘎告诉我们,学校通过召开教代会,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多次分组和集中讨论,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老师谈想法、提意见,自己给自己定制度,在方案制定前就统一思想。”
萨木嘎说,由于学校的绩效工资方案与教师岗位、工作业绩挂钩,教师们竞争意识大大增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备课、专注讲课、细心辅导、确保教学质量。“以往早读和晚自习是老师们最不愿意上的,现在大家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课时,有课抢着上成了新常态。”
“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以前每次开学前,谁也不想担这个重任,现在这个岗位可变成‘香饽饽’了,大家都抢着来做。”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教师尤永花告诉记者,盟里在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中,单设了班主任绩效工资专项,财政额外划拨每月每人800元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班主任的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
“班主任的津贴一下子从一个月100元变成了800元,一个月挣的顶过去一年,这对我们鼓励特别大,觉得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尤永花说。
扎赉特旗新林镇罕达罕中心学校校长郭凤鹏说,如今学校里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对学生管理都不再有丝毫懈怠,课间与学生同乐,课上与学生同习,而且常有教师利用晚自习为学生无偿补课。“多劳多得的绩效改革让真正想做事的人更加努力,也让曾经抱有懈怠心理的教师也开始重燃了斗志,许多年轻教师也在基层‘稳住了’。”
“关于绩效工资,从出台那一天起,它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就是‘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过去我们很多学校的绩效工资名存实亡,长年不上班的老师与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一个月只差几十块钱。”兴安盟行署副盟长孙德敏说,由于缺乏绩效考核手段,有些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就想方设法去管宿舍、管食堂、看大门,造成学校教职工总数超编而实际一线上课教师紧缺的问题。大量没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奋战在教学一线,工作量大,职称和收入却上不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动力和激情。
目前,兴安盟2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已经全部完成上一年度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公示。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没有教师的成长发展,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才会有教师的自我提高,才会有学生的茁壮成长,才会利于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推动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兴安盟的各个学校里就出现了许多变化:主动学习进修的多了、争当班主任的多了、要求多任课挑重担的多了;无事闲聊的少了、小病大养的少了、要求离开一线的少了………教师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教学付出得到了回报,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求知进取积极工作的氛围逐渐形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