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本级参保人员智女士退休后长期在北京居住。前不久,她患上脑血栓,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治疗费用一共1.77万元,出院时直接报销1.5万元,自己只付了2700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后随子女到异地居住,越来越多的员工常驻异地工作。以前,他们住院看病,必须先垫付再拿着收费单据回参保地报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2017年,我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现区内异地住院、购药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全区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并与全国31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前兑现国务院要求的这项重大民生承诺。患者可在定点联网医院支付自付部分,报销部分持社保卡直接结算,再也不需要来回奔波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我区从2015年9月起就启动了区内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建立了自治区异地就医管理信息系统和直接结算平台,陆续开通了区内异地就医定点医院2481家、药店7586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内住院、门诊就医、药店购药“无异地”。
2017年6月份,我区全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截至2017年8月底,我区全面实现退休异地安置、长期异地居住、常驻异地工作、符合规定转诊等4类备案人员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有跨省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员,到参保地进行备案后,就可以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享受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目前,我区已经上传符合条件的异地就医备案人员人10.23万人,其中有1.61万像智女士这样享受到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医保基金支付2.58亿元。
同时,我区确定了156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包括三级医疗机构55家,是三级医院全部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系统的省份之一,极大地方便了在我区就医的异地参保人员。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和外出农牧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进来,基本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