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走转改故事   
【网络媒体走转改】乌兰牧骑一对夫妻的十年:用我青春许你芳华
内蒙古新闻网  18-02-13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掌声过后,阿木古楞走上了舞台,落座后把麦克风插到皮靴里,琴弦轻轻一拉,悠扬的马头琴声钻入耳朵里,挠人心扉。

  台下,一岁半的恩和阿木尔蹲在地上,静静地听着爸爸的演奏。

  远处,阿木的妻子永庆正在换装,下一个舞蹈节目,她要登台表演。

  马头琴演奏结束后,阿木古楞抱着儿子静静地看着妻子在舞台上欢快地跳舞,记忆闪回到10年前。

  阿木古楞一家(新华网李倩摄)

  2008年,来自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小伙子阿木古楞和来自阿拉善盟的蒙古族姑娘永庆通过考试,走进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乌兰牧骑的大门。两个来自内蒙古最东边和最西边的年轻人,因乌兰牧骑而结缘。

  彼时,他们与梦想相伴,唱着,跳着,努力着,奋斗着。在默默的相守中,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在最美的青春里,收获了满满的梦想和甜蜜的爱情。

  阿木古楞在演奏马头琴。(新华网李倩摄)

  10年里,两人跟着乌兰牧骑走遍了土默特左旗的乡镇村落。结婚生子后,他们经常带着儿子下乡演出,队友们都叫恩和“小乌兰牧骑”。在下乡演出中,在排练中,夫妻俩亦友亦师,探讨业务,钻研创新。队友笑言,他们不是娶嫁了彼此,而是一起嫁给了乌兰牧骑。

  现在,阿木古楞和永庆都是队里的骨干。永庆善舞,阿木古楞是多面手,马头琴、呼麦尤为拿手。凭借精湛的表演,2017年,阿木古楞在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获得“一专多能”一等奖。

  永庆在演出前整理服装(新华网李倩摄)

  缘起乌兰牧骑,扎根乌兰牧骑。阿木古楞说,正是因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他和妻子才能因缘会际。乌兰牧骑给了他们施展才华和实现梦想的舞台,一次次的下乡演出,让他们对乌兰牧骑有了更深的认识,“文艺惠民是个大概念,具体到我们个体,就是要努力演好每一场,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节目”。

  舞姿妙曼,高歌悠扬。10年间,他们绽放芳华。再出发,他们初心依旧。(郝芳芳 李倩)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