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本应用来买药、治病,但近年来生活中普遍存在医保卡套现,医保卡购物等情形。连日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关医保卡购物屡禁不止的相关信息,又一次将本用于治病就医的保障举措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更有网友吐槽:“看到洁厕灵变成处方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医保套现究竟是如何操作的?这对医保基金整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医保卡购物套现为何屡禁不止?”
所谓医保卡,即社会医疗保险卡的简称,它以持卡人身份证为识别码,一般由公民所在当地的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记卡的一种,作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专用卡,它储存记录着公民个人的身份信息及医保账户金额、消费信息。部分为谋取暴利的零售药店,明明销售的是日用品,却在刷卡消费时输入等额的药品名称,致使监管部门在查阅消费记录时未显示非药物类消费。
步入一个看着门面不大的药店,但内部确真是聆郎满目,商品种类齐全,湿巾、卫生纸、纸抽、洗面奶、面膜等生活日用品;号称养生的红枣、桂圆、枸杞、核桃、杏仁等干果;打着营养辅食旗号的八宝粥、山楂糕、椰奶、花生露;贴着保健品的高级水果、维生素功能饮料;乃至于床单、被罩、枕头等床上用品。更有为了谋取暴利的商贩,将药店与家电城、快餐店、服装店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医保卡买家电、吃快餐、买品牌服装的一站式购物应有尽有。一张带有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范围的营业执照,在药店商贩老板的眼里便可将沙发当做按摩椅,足疗盆、电暖器、风扇更是层出不穷。
当然,由于医保卡持卡人也存在着想用医保卡购物的心思,致使全国各地均有收购物、套现手续费的现象发生,商家借口药品发票税率高,收费顶税,少则3%至6%,多则20%。这种活跃于现实生活中的灰色链条究竟谋取的是谁的利益,谁从中受利,其受害者又是谁?
网络搜索“医保卡”、“医保套现”、“医保购物”等关键词,越来越多的信息均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弊端,随着全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药品调价降价,就医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惠民利民举措不断增多,本应用于治病就医的医保卡,其用来购物、套现究竟谁盈利?谁受害?(徐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