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老李的陌生电话:“你不是想吃少儿时代味道的柿子吗,我种出来了,你来尝尝吧”。
记者想起来,去年秋天在从北京飞往临河的航班上,巧遇邻座、到北京为河套农民‘西瓜大王’卖瓜的退休干部李选铭。
交谈中得知,他有“绿色情结”。李选铭原是巴彦淖尔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深知绿色品牌与河套企业的命运关系。曾自己申请并获得了“苦菜茶”专利认证。退休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农民、为河套地理标识农产品做贡献的事业中。当时他就说,2018年准备亲自种无化肥、无农药的西红柿。
下午4点,记者驱车由临河朔方路到章家庙大光明寺,往北直行到乌兰图克镇东兴村的中泰现代农业园区。
走进大棚,藤蔓高挂,顺巷而排;蔓上的西红柿,底层红彤彤,往上渐青,层层叠变,硕果累累。“红,红得真实;青,青得彻底”。
李选铭和他的女儿李晶晶、还有合伙人任慧都在。李晶晶一边介绍情况,一边从藤蔓上剪下鲜亮、红嫩的西红柿,连洗也没洗就递了过来:“看看是否是您儿时吃过的味道?”
记者慢品,水大且软,没有硬芯,“纯,酸甜,味儿正,地道”。
李晶晶告诉记者,她家柿子完全是按北京三安公司绿色食品标准流程种出来的。她仔细介绍着柿子“好”与“不好”在外型、口感、存放效果、检测报告数据上的区别。
老李介绍,女儿是东北财大毕业生,原来与任慧一起在城里搞电商销售。他们3人都不会种地,但他们有“三师、一农”做指导。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农业专家刘海明、山西三安公司的苏海滨、北京三安公司的李春才,3个老师。还有任慧的父亲,是多年在新华镇种蔬菜大棚的农民,经常实地指导。
“我们完全按老师规定的办,初期建设不吝成本,我们的‘销售眼’盯着外地,当地市场只做补充”。
说起从城里到农村种大棚的事,老李自嘲为“绿色敢死队”,为什么?在流转大棚时一次投入7万元,今年种大棚又投入近3万元。3个人到现在一分钱工资没有,全“赌”在绿色种植上了。
是什么让他们下如此大的决心搞绿色种植?老李说,去年,在为河套“西瓜大王”服务过程中感受颇深。
在北京,看到城里人健康意识强,确实需要“好东西”,出价也高;在新发地批发市场看到,宁夏的西瓜标准化程度高,拉一车瓜整齐划一,颗颗都在15斤左右,而河套优质西瓜因分散种植、品种杂乱,既上不了量,也供不上货,标准化不够,在品牌未形成前,市场与农民的对接也很难。“我自己种地,为农民做个样儿”。李选铭亲自上阵。
女儿李晶晶和任慧原来搞农产品电商,深知“种得好才能卖得好”的道理,也加入到李选铭队伍中来。她俩“一手下田种优品,一手在网卖天涯”。
在考察中发现,种植大棚西红柿,比种大田西瓜更适合科技实验;西红柿的口感差异大,容易让消费者辨别优劣;种大棚西红柿收获时间早,可以优质优价,避开大田销售高峰的价格冲击。
先用大棚西红柿打开北京、呼市等外地市场,再让西瓜、黄瓜等跟进。“先修一条路,再上万辆车”。同时,自己的地种好了、产品卖好了,周围农民的1200多个大棚也跟着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外销也能上量了。
说起苦和累,老李说:“那当然比原来想象的要难”。去山西买秧苗,自己插种在1.2亩的大棚里,43垄,86行,打掐雇人干,挂藤系铁丝、摘果都得自己干,60多岁的人,一天下来胳膊腿都疼”。
这个老少结合、种植与电商联姻的“三人铿锵”团队,信心十足,开局也不错。商标名为“42度公社”,包装、图案也蛮有文化味道。首棚预产1.2万斤,首批西红柿已经上市,通过电商已发往天津、北京、云南、四川及呼市、包头的个人用户,在包头、临河已进入超市。据了解,西红柿售价高的卖到6元一斤,部分超市很快便追加要货。
任慧说,我们相信,走绿色的路子,不会错。今年争取做到不亏本,明后年乃至三五年内,打出自己的品牌,让更多人吃上河套大地出产的绿色农产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