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视图  >  深度   
【影像力】一根绣花针绣出五彩人生
内蒙古新闻网  18-05-22 17:0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5月17日一早,兴安盟科右中旗兴隆屯嘎查的其木格按照客户订单,把200多件刺绣品送到了位于巴彦呼舒镇的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扶贫车间,经过工作人员清点,这些兴隆屯嘎查20多名妇女近10天的劳动成果获得了5000元的酬劳。

  清点刺绣品

  “这一年我们跟着白老师没少赚钱。”其木格介绍,过去一年,兴隆屯嘎查依靠刺绣赚了11万元,村里的“绣娘”队伍从8个人壮大到50多人,其木格也从学徒成长为刺绣扶贫车间的负责人。

  忙碌的“绣娘”

  其木格所说的白老师,是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她也是王府刺绣扶贫计划的发起人。

  王府刺绣是科右中旗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同时让广大贫困妇女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近年来,在科右中旗旗委、政府的支持下,白晶莹建立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扶贫车间,创新“企业+协会+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刺绣扶贫车间这个平台,培养出200多名靠传授技艺、吃手艺饭的绣工技术人才,形成了28个刺绣产业村。去年,全旗刺绣品销售额达450多万元,而今年前5个月销售收入就已经实现230万元。

  随着刺绣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王府刺绣手艺得以传承,农牧民在弘扬民族文化中,也尽享着民族文化的红利。

认真刺绣的吴满喜

  兴隆屯嘎查的吴满喜就是这一扶贫计划的受益者。因患有心脏病,她不能下地干农活,还担负着高昂的医药费,只能靠每年2000多元的低保费勉强度日。去年6月,当其木格来教刺绣时,她第一个就报了名。上个月,她的刺绣品收入达到了2000多元。

  其木格(左)与吴占子探讨刺绣技艺

  因为赚钱,这个针线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40多岁的吴占子过去在砖厂打工,身材瘦小的她往往累得直不起腰。看到村里不少人做刺绣赚了钱,她也辞掉了砖厂的工作,学起了刺绣。 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块布料,有的人靠刺绣脱贫,有的人靠刺绣致富,还有的人因此走上了“艺术人生”。

龙梅在创作《花开富贵》。

  高力板镇赛罕道卜嘎查的龙梅从小就喜欢刺绣,长大成家后一直从事繁重的农活儿,虽然受了不少苦,但是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直到她又重新拿起了绣花针。 “我丈夫在外面讲乌力格尔,年收入3万多元,加上我刺绣赚的钱,日子过得轻松又舒心。”龙梅笑谈,现在一家人吃上了“艺术饭”!看着手里尚未完成的刺绣品《花开富贵》,龙梅满怀信心,憧憬未来,她希望一直绣下去,凭借灵巧双手绣出五彩人生。

精美的刺绣品

  心灵手巧

  穿针引线

  绣出美好生活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蔡冬梅 于涛 宁佳欢 胡日查 高敏娜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于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