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节要到了,祝福、祈祷、感恩席卷朋友圈,微信朋友们个个都成了“孝子”“孝女”。在我看来,孝不只是逢年过节朋友圈的各种晒,也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孝更应表现在行动上、生活中一些细节体现上。
我单位距家行车20多分钟的路程,有时会加班,但无论多晚,回家时门都是开着的,每次问妈妈,咋不关门呢?她都说:我在窗前看你好久了,看你车到楼下我才开的门。妈妈睡眠质量不好,每晚都十二点以后才入睡,但每天早晨,都要在我上班前一小时起床,精心为我准备早餐。我心里虽心疼老妈,嘴上却没好气的说:看你笨笨喀喀的,大早晨的这么费事干啥,随便吃一口就行呗。每次我都“不领情”,但她每次都继续做。现在我住单位,周末才回来,但一回来她更加嘘寒问暖,而我总是不耐烦的应付几句,便去忙别的事情。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意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父母有事的时候,子女替他们去做,有好吃好喝的,先给父母,这就认为是孝吗?“色难”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孔子所说的孝道,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而尤其重视精神层面的孝。确实,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在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上,而要永远和颜悦色地就更不容易了。何谓孝敬父母?每月给大把的钱,而不去体贴、慰劳,甚至指指点点,不敬不礼,这就是孝吗?所以孝的首要是“色”。
为什么父母在我们的面前变得小心翼翼、生活琐事再不对我们倾诉了?那是因为我们不再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甚至多交谈几句都会嫌弃抱怨,父母白发苍苍要尽力去照顾我们的情绪!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所以,让我们心怀感恩,多想想父母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善待和孝敬父母吧!常回家看看,为老人端上一杯热水,陪老人坐坐,多些细心、耐心,想发的脾气克制一下,随时随地跟父母和颜悦色,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这才是我们作儿女的,给予他们最好的孝。 (夏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