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谱写亮丽北疆新篇章
内蒙古新闻网  18-06-03 21:2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贡献

  内蒙古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新时代党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来认识,认识它的继承性和原创性,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它的伟大飞跃意义。把理论的渊源和流变搞清楚,把理论的精髓和要义弄明白,多出厚实的、透彻的、接地气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党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引导作用,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我们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和解决各种新的问题,用鲜活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更多新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最鲜亮的底色

  内蒙古教育厅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作了最科学的概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坚定教育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全区教育系统应不忘教育初心,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区教育系统应牢记教育使命,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处于千载难逢的伟大社会变革之中,更加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保持定力、廓清迷雾。全区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谱写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教育篇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内蒙古社科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为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宣言》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在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行动的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也激发我们从宣传宣讲与研究阐释上破解时代难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常态化宣讲,切实发挥社会科学普及先进思想和传播最新理论成果的作用,努力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通过集中化宣讲,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述学立论和建言献策作用,引导全区社科界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不断献智尽责。当下已是移动互联时代,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赞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我们从宣传方式上注重传统性手段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科联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推动北疆哲学社会科学迈上更高台阶。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杨束芳

  马克思以科学的论证和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人类自由、平等、解放的价值旨向。正确理解“资本”历史作用。宣言中所揭露的资本的本性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的。要在资本面前掌握主动权,在利用它的同时驾驭它,并创造条件最终超越和消灭它。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动位置。当今时代,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也是中国在全球资本体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必然选择。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避免将其庸俗化理解,简单地类比其他发达国家。同时,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利用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涌流。要逐步消灭两极分化,将社会财富引流到共同富裕的河床中,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更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闫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谈到话语体系问题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这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当代中国呼唤能够体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的内容;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的要义。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充分反映、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的观点;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思想;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课题。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努力创造反映伟大时代、展示中国物质成就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孙静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