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
中关村,北京最有名的“村”。
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原点,今年是中关村园区设立30周年;而以中国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诞生算起,中关村已经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行进了近40年。
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的发展史,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奋斗史嵌合交织;这里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持。中关村的40年,就是改革开放40年在北京生动实践的缩影,其所标注的,不仅是中关村人自我改革、自我超越的奋斗历程,更是一个国家追赶世界、引领时代的恢弘图景。
今天的中关村,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是北京担当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是什么成就了中关村?
是改革。如果说创新创业是中关村永恒的主题,那么改革就是筚路蓝缕的“第一推力”、披荆斩棘的动力源泉。40年来,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从探索企业制度破冰、呵护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到构建适于创新创业、与国际接轨的整体性制度设计,中关村在管理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实现着首创性突破。作为全国首个“有限、服务型”政府机构,中关村管委会没有行政审批权,也没有其他条条框框……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中关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一批批打开视野看世界的先行者,就没有中国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的乘势转身,也没有中关村的轰烈肇始。40年来,从模仿硅谷起步尝试打造“技工贸一体化”,到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从搭乘“信息高速公路”,到跻身全球创新第一阵营,中关村紧紧抓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逐步摸索出一条国际化发展之路。曾经我们以跟跑者的身份打造“中国硅谷”,如今我们以领跑者的角色建设“世界的中关村”,今昔对比的深刻变化,何尝不是中国拥抱世界的最好实例。
是奋斗。解放思想的春风里,陈春先、柳传志等一批科研人员以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闯敢试的精神,率先打破“铁饭碗”,走出科研院所的围墙“下海”创业,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这“两不四自”,宣告着第一代“中关村人”投身市场、拥抱改革的决心。40年来,这种精神的力量感染着中关村人,也塑造着中关村人。“一张桌、一间房、一层楼、一幢楼”,一代又一代人在筚路蓝缕中开拓创新,在白手起家中干事创业,一个又一个闪亮名字的背后,写满了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这便是“中国的活力”。
是创新。《华盛顿邮报》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最终答案为: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无限的机会与希望,记者发现中关村大街上的一些咖啡店,每天都挤满了年轻的面孔,碰创意、谈创业。在中关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尊重,甚至被政府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写入发展规划。40年来创新文化的积淀,成就了中关村强大的资源吸附力,高成长企业集聚、创客大军荟萃、各种要素碰撞、创新孵化机构勃兴。2017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共获专利授权4.3万余件,65家独角兽企业的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在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中关村脱颖而出,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以自己独具个性的发展路径、发展成果证明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关村,中关村堪称改革开放北京实践的一个生动样本。
小岗村的“包干契约”,深圳蛇口的先行先试,黄浦江畔的“浦东奇迹”……风雷激荡40年,中关村与这些载入史册的改革样本一样,都在以自己的勇毅探索积淀着国家“史诗般的进步”。“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小平同志当年的期许化为现实,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置身世界坐标审视,过去中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迟到者”,而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正丰富着世界关于现代化路径和“理想之治”的认知。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口。拿出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永葆“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争当开拓者、实干家,就一定能让改革造就新气象、开放带来新活力、发展打开新空间,为我们赢得下一个40年。
值此特殊的时间节点,以中关村的这组报道为发端,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激荡岁月北京脚步》,让我们一同感受北京的前行脚步,聆听国家的改革强音,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