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 是我们的福气”
内蒙古新闻网  18-06-20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黝黑的皮肤,皲裂的嘴唇,总能从他腼腆的脸上看见善良,这位派驻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忠村第一书记刘春利给笔者的印象和村民所说的雷厉风行判若两人。

  恰逢红忠村赶大集,3公里多的街路更显拥挤。行走其间,不断有村民和他打招呼。一改腼腆的刘春利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这个是因病致贫户,不过现在生活好多了;那户不等不靠,产业扶贫已经初见成效……”

  “刘书记,一会来我家给你包饺子,我儿子一直念叨你咋没来家呢!”手里拎着猪肉的林焕珍老人不容分说挽起刘春利的胳膊朝幸福院的方向走去。林焕珍的儿子李平正在屋里张望,看到刘春利的到来,脸憋得通红,几次想站起却没能成功。刘春利赶紧过去扶住他,李平一下子搂住刘春利的肩膀高兴得像个孩子。

  刘春利已经数不清迈进这个家的门槛多少次了,也记不得李平多少回这样搂住自己的脖子了。只记得林焕珍家从租房处移居到幸福院,只记得曾是植物人的李平恢复到蹒跚走路。期间发生太多的事儿让林焕珍也无从说起,只在一旁不住哽咽:“儿子昏迷五年多了,多亏住进了幸福院,儿子能自理让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在笔者惊讶的眼神中,老人缓缓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奇迹。

  说是奇迹,是因为出了车祸的李平变成了植物人,被医生判了“死刑”。可贵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坚持下,李平不仅“睡醒”了,还渐渐“硬实”起来。被“唤醒”的李平唯一认识的外人就是刘春利,亲切地叫他兄弟。一个“兄弟”饱含了刘春利帮母子做的家务活,为李平按摩恢复知觉的行动,替一家人住进新房奔走的劳碌……

  “刘书记总是说没做什么,可大家心里都有数,给我们村的贫困户交电费、手机费,自己开车帮助村民办户口本,给孩子辅导功课,协调镇里给捐书、捐衣服……这样的事太多了,而且一坚持就是两年多,不光在扶贫上,村里的其他工作他也是经常帮忙解决。有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是我们村的福气。”村党支部书记孙秀华的一番话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

  刘春利是2016年前旗人社局派驻到红忠村做驻村第一书记的。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他再一次利用特长,为贫困户上好“第一课”。通过考察附近一些乡村的农业种植情况,结合本村实际,他帮助村民寻找新的种植模式和增收渠道。他向村民广泛宣传大棚种植技术、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并和村民一起探讨其他增加收入的方式。

  付出当然会有收获。红忠村现有大棚50栋,年收入可达200万元;有规模的合作社7个,也都正常运行。他积极争取,引进高粱试验田种植项目,现又试种了1000亩地,并初步取得了成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他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后,为村民开办“巧手草编”培训班,利用玉米叶子编制工艺品、利用稻草编鸡窝、利用柳树和榆树条编制精美的箩筐。目前,已培训村民90余人次,如今已有50人掌握这项技术,并将此技术直接利用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有的村民还将其作为副业,直接将编织的工艺品卖到市场上,增加家庭收入。此外,他还组织村民在幸福院内栽植19亩赤芍,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添砖加瓦。他还经常将就业信息、招聘信息等提供给村民们参考,帮助村民寻找就业渠道和增收之路。

  “真心实意为我们着想,这样的干部,看着就亲。”这是红忠村村民对刘春利驻村工作发自内心的认可。漫漫扶贫路上,刘春利甘当勤务员、知心人,用自己的真心换取群众满意。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