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久江的脱贫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18-06-25 15:39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精准扶贫政策让王久江的眼里满是希望。

  凌晨4点,村里鸡还没打鸣,王久江便起了床,从走出家门口开始算,相隔50米一根电线杆,50根总共2500米的距离走到头,他返回家时,天已经大亮。

  “天天走,风雨无阻。村里6个得癌症的,已经没了5个,就数老王头最有钢。”在村民眼里,老村主任王久江是“功臣”,更是“钢铁战士”。

  科尔沁区木里图镇最西边的村落是西镇村,最早这里是一片沙窝子。37年前,25岁的王久江从部队退伍回来,当了不长时间的治保主任,就被村民们“推”为村主任。

  当时的西镇村黄沙漫天,荒凉而贫瘠。

  村南是沙坨子,村北是青河,全村仅有的一小片耕地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庄稼长得稀稀拉拉,亩产380斤一大关,分产到户之前,村民们年年靠吃“返销粮”,大伙儿见了面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愁眉苦脸。

  “一样的人,人家能行,咱咋就不行呢?不翻身还有脸活着!”王久江狠狠的撂下一句话。

  要种地,先治沙。

  像一位将军排兵布阵,王久江带领村民们挥锹抡镐,白天黑夜“连轴转”,给村南边的400亩沙坨子种满了“沙打旺”。同时,大搞平整土地、打井抗旱。

  一年,两年,三年,连成片的“沙打旺”,成了广袤绿色屏障,郁郁葱葱。

  风沙一年比一年少了。当时,村上仅有一眼机井,而且靠柴油机带动。村民们整夜排队浇地,多少天轮不上一遍。王久江一个人跑城里,跑阜新想办法。拉高压线,村子里照明电有了,他又一连气的打机电井。28眼机电井冒出汩汩清泉那一刻,村民们抱作一团,眼里笑出泪花。

  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村民们生活好过了,脸上有了笑模样。

  可好景不长,一场大病却拖垮了王久江。胃出血、脑血栓,让他不得不卸任村主任。当时治疗一下子花去上万元住院费,倔强的他放弃治疗硬扛着。得病10年里,他一边侍候瘫痪的父亲,一边供两个女儿上学。老父亲活到89岁,两个女儿先后嫁到城里。没成想,刚刚松口气的他又被查出食道癌晚期,肿瘤长在要命的位置上没法手术。老伴又患上了高血压和严重的冠心病……光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看病借债的“窟窿”实在难补上。

  村里人都说,吃低保吧,老王脱贫等哪个猴年马月。

  “别看咱两个姑娘的日子过得也紧紧巴巴,但是,姑娘有工作,咱就不能吃低保。”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王久江却退让:“脱贫靠劳动,不能老靠国家养着!”

  今年4月初,科尔沁区招商局驻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那天,扶贫工作队走进王久江的家门,家里锅灶冷清,桌子上堆满了药。眼前这些,让帮扶干部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王久江家呆了3天,扶贫工作组把王久江家里里里外外规划一番。老两口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保险。之前的新农合报销比例62%,如今化疗报销90%,阻断“因病致贫”。发展庭院经济,菜园子重新规划,上面拨款的1000元资金让他买两头猪。而后,扶贫项目资金购买的一头小母牛也牵进了家门……

  此情此景,让王久江犹如打了一支兴奋剂。喝粥都难咽下的他竟然一顿吃下10来个饺子,每天走的更起劲儿了。走步的同时,他还当起了村里的义务治安巡逻员,村里来了陌生人,他立马上前过问;发现赌博打牌的,他一露面,保准散;谁家有两口子吵架的,他一上门,肯定“熄火”……

  越活越有精神的王久江说,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进入五月,合作社签订种植工艺葫芦项目,统一种,统一回收。王久江家第一个把葫芦秧种上了。

  每天忙忙活活,看着一棵棵棵葫芦秧上热热闹闹的结出金黄的花朵,王久江算了一笔账,脸上泛起红光:一个大葫芦咋也卖二三十元,加上养两口大肥猪,不算养牛,这一年收入轻松脱贫。(记者 康桂君)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