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村驻村干部在为贫困户讲解扶贫工作相关政策。
全市派驻脱贫攻坚干部集体谈话培训会。
宁城县大城子镇万亩番茄园区联合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产业,为四个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图为群众正在集中筛选装箱外运。
孙昕(左)在贫困户家了解脱贫情况。
巴林左旗林东镇柴达木村党支部与旗国税、地税、发改、803转播台、华夏职业学校开展联建共建活动。
市委组织部依托党建直通车,举办“全市脱贫攻坚专题万人大培训”。
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要求和市委具体部署,紧扣职能职责,强化政治担当,制定出台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持续在建强班子、配强力量、强化支撑、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强班子打造脱贫攻坚领导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脱贫攻坚战的制胜关键。为此,我市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逐级建强旗县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三级领导班子,着力打造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在旗县区,坚决执行“保持贫困旗县区党政正职稳定”政治纪律的基础上,注重把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进旗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加大干部交流调配力度,不断促进班子功能改善。2016年以来,结合换届和日常调整,把脱贫成效突出的5名旗县区委书记提任进市级班子,仍兼任原职,坚守在脱贫一线;提拔重用33名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和24名市直优秀干部到旗县区党政班子任职。同时,综合运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手段,持续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提升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苏木乡镇,大力选拔熟悉“三农”工作、基层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老乡镇”进入领导班子,对不适合不能胜任的坚决调整下来。2016年以来新任的164名苏木乡镇党政正职中,有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经历的113名;4名苏木乡镇党政正职因脱贫攻坚不力被调整。同时,在机构改革期间从严控制干部调整的形势下,严控机关、满足乡镇,及时配强苏木乡镇脱贫领导力量。在嘎查村,出台鼓励优秀人才到嘎查村任职的有关政策,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通过本村选、上级派、外出引等多种举措,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建立健全相对后进和贫困嘎查村党组织分类定级、持续整顿、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贫困不摘帽、后进不销号。
喀喇沁旗小牛群镇木营子村李凤龙就是一名因工作能力突出、通过这次“两委”换届走上党支部书记岗位的村干部。李凤龙是一名退休职工,2016年到村任职以来,他不辞辛苦,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谋划产业、改造危房……给贫困户的生活带去了转机。
贫困户王志国一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屋内顶棚被炊烟熏燎得乌黑,是典型的“小黑屋”,并且家中两口人都没有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无力进行改造。李凤龙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排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们一起动手帮助修缮房屋,和贫困户建立了更加融洽的关系。王志国看着修缮一新的房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见人就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选优派好把优势力量集结在脱贫攻坚一线
聚焦聚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上下联动、精准选派、统筹调配,推动优秀干部人才资源向一线聚集,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在宁城县小城子镇八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昕凭借着丰富的扶贫经验和卓越的工作能力成为了深受村民们信任和爱戴的人。孙昕从2016年开始担任这里的第一书记,如今对于村子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已烂熟于心。
孙昕介绍,为了实现最佳的脱贫效果,该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林果产业,同时辅以畜牧业,并为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有住处、有产业。在村党组织的带动下,八家村林果产业发展迅速,苹果树、梨树达3860亩,人均3.1亩,人均年收入1.2万元。为了鼓励种植户,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除了第一时间将政策资金送到种植户手中,还帮助他们打井、铺设管道,将贫困户拉进种植户队伍,同时,还将该村水果销售的渠道拓展到网络上,借助网络平台为种植户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达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对于养殖户,孙昕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他们进行棚圈建设,为他们争取产业相关补贴资金,还在2017年多次邀请专家进村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对于脱贫的困难户,还会被选为脱贫楷模,激发大家的内生动力。这一系列努力赢得了百姓一致赞扬。
去年脱贫的付桂红一家对孙昕有说不完的感激话,付桂红患有冠心病,她的丈夫患有严重颈椎病,都干不了重活,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一家四口日子十分困难。“孙书记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就经常到家里来,我们一有什么困难直接告诉他,他就忙前跑后为我们解决。去年5月份,我家里仓房因为电路故障发生了火灾,把房子和一台摩托车都烧毁了,损失了2万多元。要是没有孙书记帮我们争取救济资金和修建房子,我们真不知该咋办。现在他又帮助我们搞养殖,家里这四头牛成了主要经济来源,现在又生了三头牛犊,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付桂红说。
孙昕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把有能力有经验懂扶贫的人才放在一线,直接跟老百姓对接,知道百姓缺什么、要什么,怎样精准帮扶。并且,对我们驻村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考核十分严格,根据具体表现进行提拔、调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据悉,为了确保扶贫一线工作落实到位,全市各级组织部门从驻村干部的选派、管理和调整三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注重选优配强,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懂扶贫会帮扶的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市里先后下派147名干部担任脱贫攻坚推进组成员和驻乡工作队队长,旗县区下派9179名干部担任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嘎查村专职干部不少于5人。强化监督管理,制定出台脱贫攻坚推进组、驻乡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办法和派驻嘎查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脱贫攻坚专项巡回检查组,建立脱贫攻坚推进组成员管理平台,推行常态化巡察、信息化监控、动态化管理,督促各级派驻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实施动态调整,推行市县乡和派出单位联考联评制度,分级开展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依据考评结果建立“三个一批”奖惩机制,即业绩突出的提拔一批、表现优秀的表彰一批、工作不力的召回一批,激励各级派驻干部百倍用情、千倍用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大显身手。截至目前,全市提拔重用派驻干部222名,召回29名,调整1213名。
强化支撑推动党建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发力
为解决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我市重点从强化思想、组织、基础保障、人才四个支撑入手,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为强化思想支撑,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2200多班次,培训党员干部30余万人次。开展脱贫攻坚“万人大培训行动”,依托“党建直通车”信息化平台,同步对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共2.38万人开展了全员培训。把习近平扶贫思想和中央、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政策要求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对县乡党政干部、驻村干部、嘎查村干部等开展培训。
积极强化组织支撑,大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设施和活动方式创新,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机关联建”等形式建立党建联合体,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致富链。目前,全市农村牧区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建联合体,带动贫困村、弱村429个,引领3.6万户贫困户致富增收来强化基础支撑。
1990年入党的老党员翁景山因当地气候干旱导致耕地歉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这是给党拖后腿呀!”翁景山感叹道。2015年在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双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的联动下,翁景山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有房有车的富裕户。翁景山说:“以前是地不行,现在推行易地搬迁帮扶,给我们建大棚,政策好了咱得靠自己努力富起来呀,现在一年蔬菜大棚也能赚十万了。”
以线串珠、以点带面。大庙镇公主陵双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党委书记鞠文杰介绍,通过园区、村、合作社、机关单位党组织联建的形式,推动党建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行“三帮一减”,帮促土地“返租倒包”、帮办产权证明、帮贷助农贷款,按一成比例减免贫困户建棚费,流转土地1.3万亩,建成温室大棚4822栋,共吸纳446户1376人入园种棚,实现稳定脱贫。
强化基础保障支撑,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也十分必要。为此我市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连续三年推进嘎查村集体经济“破零递增”行动,投入各类资金2.75亿元,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足额落实嘎查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等,建设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便民服务体系,打通了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
元宝山区通过“项目化”引领、“多元化”发展、“规范化”管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按照“项目引领、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持续实施“破零递增”“提档升级”工程,风水沟村党组织把握温氏集团仔猪基地落户本村有利契机,牵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整合扶贫资金入股+集体自筹+动员大户参股”建设模式和经营收益“433”按比分配方式,兴建生猪养殖园区。依托产业发展,村集体年增收3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2439元。目前,全区由村集体创办、村干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18家,扶持村民兴办357家,带动2万多户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强化人才支撑,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专业技术骨干提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工程,通过开设基层课堂、开展专家智力服务基层活动、创办“农牧民夜校”和党员创业基地等方式,推动5.85万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到基层讲解实用技术、指导产业发展,为1300多名嘎查村能人、贫困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还实施贫困嘎查村致富能人培养计划,加大对“田秀才”“土专家”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牧区致富能手,激活贫困群众“造血”潜能。
完善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干部的积极性不能仅仅依靠思想动员,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机制保障,加强扶贫中的干部作风建设,完善考核奖惩与关爱机制,才能持续地激发出扶贫干部的内生动力。因此,以调动干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为重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考评奖惩、激励关爱、作风建设“三项机制”,树立起以脱贫成效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健全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关键是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各级组织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与奖惩机制,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的赋分权重,完善以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扶贫开发成效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成效显著的,予以提拔重用;对迎难而上、苦干实干、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对不负责任、不履职、不称职的,该批评的批评、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
其中,翁牛特旗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开创性地采取乡镇党委评、督察组评、工作队长评、队员互评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评的“五位一体”考评方式,根据工作实绩划定ABCD四个等次来发放生活交通补助,A级与D级相差6倍之多。这一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通过公开评级的方式,有效调动了驻村工作队员的积极性,以更昂扬的斗志与干劲投入到脱贫工作之中。
健全干部激励关爱机制。脱贫攻坚工作是艰苦的工作,不仅要坚定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更要让干部暖心,因此我市健全了干部激励关爱机制,制定出台了在脱贫攻坚一线推荐培养使用干部的办法,每次干部调整都拿出一定比例岗位,优先任用在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干部,近期市委提拔使用3名干部当中,就有1名驻乡工作队长。严格执行旗县区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苏木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和体检、带薪休假等制度,适当放宽旗县区公务员调任年龄,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在脱贫攻坚期间,翁旗委拿出30个正(副)科级领导岗位,用于提拔使用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干部,特别是优先考虑有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王迪是桥头镇房申村第一书记,也是翁牛特旗响当当的驻村标兵。根据旗委出台的政策,连续3次被评为“驻村标兵”,年度考核直接定级为优秀,王迪就被评为优秀。这一系列的举措,形成了对干部的激励关爱机制,使得干部们更有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之中。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是对干部的综合锻炼,需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各级组织部门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行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组织部长走遍苏木乡镇,走遍嘎查村,掌握基层实情,深入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考察了解干部,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并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提出在总结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时必须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相互配合、同向推进。
如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形成了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征程上,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组织部门将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大力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全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记者高洋 王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