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坚持“治病找病根,脱贫找穷根”,聚焦产业发展,锁定“老弱病残”,下好精准帮扶“对症药”,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统筹发挥各项精准扶贫措施的综合效应。
一是发挥产业扶贫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建立起长效性脱贫机制。
二是发挥搬迁脱贫的互补效应。坚持以产业引领搬迁、以就业配套搬迁,对部分自然村进行搬迁和整合,充分发挥搬迁、就业和产业的互补作用,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5年全县共确定易地搬迁人口6526人,2016、2017两个年度完成搬迁任务2787人,2018年,将完成剩余3739人的搬迁任务。
三是发挥健康扶贫的减贫效应。抓住因病致贫这个牛鼻子(占40.1%),首创建立“三重保障托底”的健康扶贫机制,整合健康保障资金800万元,建立扶贫医疗保障基金,着力降低贫困人口就医用药支出。
四是发挥劳务扶贫的增收效应。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的贫困人口,通过设立“巧手手”扶贫车间、设置公益岗位、定向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拓宽增收渠道。
五是发挥生态扶贫的补偿效应。坚持把构筑“秀美绿长廊”与脱贫增收相结合,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六是发挥教育扶助的内生效应。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七是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效应。脱贫攻坚战、聚焦老病残。将60周岁以上和60周岁以下患大病、慢性病以及残疾人四类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列为社会保障兜底对象,将贫困户中的低保边缘人群、现金直补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且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口给予现金直补。
八是发挥金融扶贫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贴息支持、财政奖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作用,协调农业银行、蒙银村镇银行创新推出金融扶贫产品,为贫困户提供每户2—5万元的产业发展贷款资金,通过“带资入股”的模式,引导部分贫困户将贷款资金投放到县内重点企业,按照年5%的标准收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7700万元,惠及2021户贫困家庭。
九是发挥社会扶贫的聚力效应。积极争取北京市朝阳区对口帮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定点扶贫、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包扶部门的支持,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社会合力。
十是发挥文化宣传的扶志效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立体宣传、驻村干部政策上门和群众自编自演小品小戏村庄地头巡演等多种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