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创新“脱贫车间”模式开辟扶贫新路子
内蒙古新闻网  18-06-29 17:01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扶贫

  化德县以“百企进百村”为契机,积极引导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到贫困村进行合作帮扶,将“脱贫车间”开到贫困户的家门口,开辟了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脱贫新路子。“脱贫车间”作为市长费东斌同志亲自抓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市长费东斌同志多次深入化德县“脱贫车间”调研,指出化德县政府要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作用,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为“脱贫车间”排忧解难;鼓励企业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服装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主要做法

  (一)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脱贫车间”主要选择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进行布局,政府为每个车间投资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租金并补贴水电费,吸引企业入驻。企业入驻后,政府增拨创业发展资金,在企业对农牧民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天10元生活补贴。同时,政、银、企统筹协调,制定针对“脱贫车间”的专项贷款政策,根据吸纳贫困人口情况对建设“脱贫车间”的企业降低贷款门槛,调动企业积极性,支持“脱贫车间”建设。二是探索成立“脱贫车间”党支部。以“党建+脱贫攻坚”模式为引领,在“脱贫车间”成立党支部,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实际情况,注重对老党员、老干部进行培训,激发老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的激情和活力,目前投入运行的“脱贫车间”管理人员主要是从思想觉悟较高的老党员或者是退离原岗位的村干部中选拔任用。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和返乡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参与“脱贫车间”建设,与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加快脱贫进程。

  (二)积极倡导村委会入股。把建设“脱贫车间”与发展集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把村委会作为投资主体,利用闲置的集体活动场所为车间提供厂房等基础设施,设备和厂房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闲置房屋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由企业和村委会联合申请,经乡镇和化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从扶贫财政整合资金中列支对“脱贫车间”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脱贫车间”建成后,所有权归村集体,村委会通过提供厂房等固定资产投入占40%股份,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原料、技术占60%股份,盈利按股份比例分成。据初步测算,入股“脱贫车间”的村委会,车间建成当年就可获得3-5万元的分红,随着“脱贫车间”步入正轨,效益还会逐年递增。

  (三)贫困户参与。“脱贫车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招收服装加工工人,贫困人员在企业车间从事服装加工生产,由企业按时支付工资。一位初上岗女机工年人均纯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有基础的熟练机工年收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按照今年3345元的贫困线标准,超出贫困线近6-9倍,贫困家庭基本可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

  二、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脱贫车间28个,直接带动农牧民就业1035人,其中贫困人口620人,人均每月纯收入达到1800多元。全县计划建设“脱贫车间”6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已报名农牧民2173人,其中贫困人口1304人。

  (一)“脱贫车间”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通过引导企业建立“脱贫车间”,完成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贫困人口找到了脱贫门道,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不出村庄就可以打工挣钱,收入稳定有保障。在“脱贫车间”前期从业人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意识到“等、靠、要”不能改变贫穷面貌,逐步改变了被动、依赖、观望的心里,有效地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脱贫车间”为易地扶贫移民和小村整合提供了就业保障。化德县建成集中安置点19处,转移1452户、45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5户、2154人。经过整合的中心村贫困人口多,剩余劳动力多,仅凭单一的农牧业生产脱贫动力不足。“脱贫车间”入驻中心村,村民与新型经营主体结成利益联结的脱贫共同体,贫困户通过“就地打工”实现稳定增收。

  (三)“脱贫车间”有效缓解了服装企业城镇用工困难。服装产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作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据统计,化德县现有大小服装企业320家,满负荷生产至少需要1.1万名机工,但城镇一线机工只有9000多人,其中熟练工不足6000人。每到加工旺季,县城招工难、费用高,农村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外出打工。通过“脱贫车间”建设,将车间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规模可大可小,村民不误农时还可当工人,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吸附力,企业边培训、边生产、边扩规模,内生动力增强,也摆脱了机工短缺的困扰。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