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夯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内蒙古新闻网  18-07-02 17:10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扶贫

  今年以来,凉城县预计新增村级集体发展项目119个,覆盖133个行政村,总投资额25972.6万元,预计每年村集体可增收1007.48万元。

  一、注重党建引领为村级经济“添”活力

  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有机结合,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方式,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发展致富。该县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略,在鸿茅镇弓沟沿村通过集体现有荒山荒坡整合和流转农民土地的方式,打造千亩经济林示范园。在大圪都和五间房西北部整合集体荒山荒坡130亩,按每亩每年100元的租赁金流转农民撂荒土地896亩,其中涉及贫困户39户,以五个网格栽培李子树310亩,大结杏300亩,123果树300亩。前三年,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下养殖,林地套种豆类养殖鸡鹅,每亩可收入400元,挂果后正常年景下每亩可收入1200元,并依托猴山公园现有的旅游资源条件,将经济林示范园打造成全县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园,以此开辟新的农民创收、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二、盘活集体资源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

  盘活集体资源,是兴农之要。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无法支撑其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突破,确保贫困群众能脱贫、可致富。鸿茅镇海城村是城中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积极利用集体闲置的厂房于2017年10月31日引进呼市熙雁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资产租赁的方式与公司合作。服装公司负责技术、生产、销售,并于去年11月开始投产经营,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建脱贫车间6个,安置贫困户、移民户、下岗失业人员1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人、残疾人3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引进服装加工企业,不仅盘活了集体固定资产,而且带动了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三、调整发展模式为产业项目“增”收入

  按照“抓好党建促经济,立足村情谋发展”的工作思路,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模式,发展特色产业。西厢村委会位于县城西,属城乡结合部,辖8个自然村,全村共有户数931户,人口2777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贫困人口175人。2016年,该村在包扶单位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光伏电站项目,2017年12月由山路光伏集团投资260万元,占地39.9亩,建设300KW光伏电站一处,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截止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已完成,光伏发电板全部铺设完成,正在架设电路,预计6月底可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天可发电1500度,每度电按0.65元计算,全年可收入35.6万元,除去日常维护及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净收益20万元,收益资金将全部用于西厢村公益事业和贫困户稳定脱贫。

  2018年,凉城县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辐射带动鸿茅镇、永兴镇、六苏木镇等周边乡镇建立光伏发电站,并以有产业项目的强村带动其他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弱村,采用“强村带弱村”的模式平衡全县村集体经济,最终实现每个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