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这个名字会让多数人产生些许敬意,而这次新华书店改造升级融入了新业态,7月13日,当记者走进牙克石新华书店门厅就开始惊呼:“这是新华书店吗?”
它确实与传统新华书店堆满图书的店面形象不同,这里设置了更多供读者坐下来休息的空间、从书架中“挖”出的阅读区、甚至是摆放着艺术品的茶桌,原木色的运用与门服务台景观相互呼应,然后配以暖色系的灯光,更像图书馆。
特别是7月11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会”在牙克石召开,并在全区全面推广“鸿雁悦读计划”之后,林城百姓便对“鸿雁悦读计划”垂涎三尺了。据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秦建平介绍说:“鸿雁悦读计划”就是以“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的合作模式,创建了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读者只需办理一张读书卡,即可在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市民服务中心等网点“通借通还”,所有借阅的图书均由市图书馆买单。“这种除了办卡需要缴纳50到200元不等的押金外,可以说不花一分钱就能在新华书店借阅任何喜欢的新书,这种服务真是太让林城百姓向往了。”在新华书店看书王女士兴奋的说。
合力攻坚消除文化贫困“死角”
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两会”各代表团审议时,多次提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并提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重大要求。落实脱贫攻坚中的“智”“志”双扶要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鸿雁悦读计划”的经验做法,就是有效地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极大满足了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决定推动这项工程抓紧在贫困地区实施,在全区全面推开。
如今,实体书店已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卖书场所。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牙克石市新华书店办公室副经理郑树坤对记者说:“书店还应该是一个平台。除了商品展示展销的平台,它还是我们消费者体验的平台,人与人之间交换体验的平台,也是一个内容推送的平台。”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的牙克石市,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中心,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林城”的美誉。近年来,牙克石市将公共文化建设与实施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四大工程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党委、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全民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同时,牙克石市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文化宣传员的作用,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
多措并举 建立切实有效推广机制
新华书店里也能免费借阅新书看?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如今,这样的好事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发生了,将来也会在林城牙克石发生。
据秦建平介绍,按照“鸿雁图书悦读”《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来讲,到2020年,基本建成盟市、旗县、苏木乡镇(街道)、嘎査村(社区)中心馆一一总分馆四级服务体系,使公共图书服务的触角和终端延伸到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牧区、社区,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
构建图书馆中心馆一一总分馆服务体系,是推进“鸿雁图书悦读”计划的基础,同时大力推进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飞机场、旅游景点、宾馆、医院等人群较长时间停留场所的网点建设,形成纵向到村嘎查(社区)、横向到各类场所、单位、覆盖各行各业的“鸿雁图书悦读”服务网络。
将图书馆以及合作单位的书报刊印本资源、数据库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打造全民阅读云,通过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面向用户提供检索、阅读、下载等7×24小时的数字服务;在广电网络电视服务平台增设“鸿雁图书悦读”点播服务,在机关网络平合开办鸿雁图书悦读“微信公众号”,形成不同层次的“鸿雁图书悦读”网上群体,推进“鸿雁图书悦读”向网上拓展。
全面开展“你荐书,我买单”活动,将群众“点单”与专家推荐、政府“上菜”结合起来,向群众提供思想健康、志趣高雅的书刊资源。要积极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反馈,及时提供群众需要的服务。将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演出、文化活动等传统供给方式与互联网、移动设备、即时通信软件等新型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分众化供给、精准化投放。
开展共读一本好书、经典图书诵读大赛、“鸿雁”传书、“鸿雁”讲堂、鸿雁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每个旗县市区、每个行业单位,每月都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鸿雁图书悦读”分享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氛围。
围绕“鸿雁雁图书悦读”计划,可在城市驿站、新华书店、书吧等网点设置文创产品展区,积极投放各类文创产品,培育和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