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在爱心里绽放——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侯正昌
内蒙古新闻网  18-07-17 16:22  【打印本页】  来源:乌海日报

  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在4000毫升左右。今年60岁的侯正昌26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献全血3400毫升,献血小板41个治疗量,折合成全血总计达11600毫升,这相当于一个正常人近3倍的血液量。他用鲜血传递着爱心,用善行写下感动,让生命之花在爱心里绽放。

  1992年的一天,在原海勃湾矿务局公乌素矿工作的侯正昌带队到海勃湾参加老年门球比赛,看到原海勃湾区党政大楼前停着一辆采血车,车内一块牌子上写着急需O型血。虽然侯正昌就是O型血,但他在采血车前徘徊了许久,献与不献一时拿不定主意。

  “当时人们对献血充满了疑惑和恐惧,认为献血会伤元气、损害健康,我心里也很纠结。可我想,既然是急需,那肯定是救人所用,哪怕身体受点损害,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侯正昌说。于是,侯正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献了第一次血。过了几天,侯正昌感觉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从那以后,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办事,但凡他到海勃湾,都会去找采血车无偿献血,献血量也从每次200毫升增加到400毫升。

  侯正昌无偿献血的事儿,一直是瞒着单位和家人的。后来,妻子知道了,极力反对,这时他都会给妻子讲一大堆献血的好处。妻子见劝说无效,就向侯正昌的母亲“告状”。侯正昌的母亲退休前曾经是医务工作者,知道适量献血对人体无害,更知道血液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的重要性,于是反过来做侯正昌妻子的工作。妻子看侯正昌献血后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就不再反对了。他的同事、同学和朋友后来也慢慢知道了他献血的事儿,大多数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有的还在侯正昌的劝说和鼓动下,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有一次,我遇见一位以前单位的同事,他说老伴因病住院,做手术时需要输血,市中心血站送去的血液就是我献的。”侯正昌说,“这件事更坚定了我无偿献血、造福社会的决心。”为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和了解,市中心血站除了留有他们的电话外,还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有一次,侯正昌来到海勃湾看望母亲,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在QQ里给他发信息,刚刚发生一起车祸,医院急需O型血。侯正昌马上通过QQ又联系了一位网友,一起到中心血站献了400毫升血。“看到工作人员拿着我们刚刚献出的鲜血奔赴医院去救人,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侯正昌说。

  26年来,只要有人急需献血,侯正昌总是随叫随到,从未间断。一年冬季的一天中午,市中心血站打来电话,说下午急需O型血血小板,让他下午两点半务必赶到市中心血站。

  他一看时间紧,连中午饭也没顾上吃,就急忙从公乌素镇打车赶到了市中心血站。走出中心血站已是下午六点多钟,没有公交车了,他又打车赶回家,光来回车费就花了近200元。

  26年来,侯正昌坚持无偿献血,先后荣获“2014年至2016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乌海市“2005年至2015年全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2016年至2018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

  “生命是脆弱的,能用自己的血换回一个生命是有意义的。我只是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会用我的切身体会,宣传和鼓励家人及身边的人,积极参与到这项功德无量的活动中来。”侯正昌说。(记者 强建国)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