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
内蒙古新闻网  18-07-23 11:16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中国第七大沙漠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

  图为经过治理的库布其沙漠“绿意盎然”。刘文华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近日表示:通过治理,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从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如今的“希望之海”。

  牛俊雁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当地官方提出“禁止开荒”“牧区大寨”;60年代种树、种草、保护基本农田;70年代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牧,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80年代“三种五小”(即种树、种草、种柠条,建设小水利、小流域、小草库伦、小经济园林、小农机具);90年代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提出“反弹琵琶、逆向拉动”,到新世纪以来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相继出台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政策,实施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再到“十三五”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鄂尔多斯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7%,草原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称号。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鄂尔多斯防线不断筑牢,生态成为地区发展的最大活力点。牛俊雁称,“其中,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就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显著成就的重要缩影。”

  作为中国第七大沙漠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余万平方公里,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

  牛俊雁告诉记者,近30年来,在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官方大力推行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治理模式,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防治,治理总面积达到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图为经过治理的库布其沙漠“绿意盎然”。李爱平 摄

  “库布其沙漠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其治理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牛俊雁说。

  2017年7月第6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同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先后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的库布其沙漠,目前最重要的治理成果是什么?牛俊雁也作了详细介绍。

  牛俊雁表示,库布其沙漠通过亿利、伊泰、东达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综合体系。目前鄂尔多斯市沙柳、柠条、杨柴、沙棘等林沙产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人民币,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牛俊雁介绍,通过大力发展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旅游业,沙漠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人民币,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希望之海”。

  官方资料显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鄂尔多斯政府和企业累计为沙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人次,带动超过10万农牧民脱贫,让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

  牛俊雁告诉记者,通过30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带动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脱贫致富,沙漠的负资产变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资产,黄沙遍野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更多农牧民共享到了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果。 (记者赵永厚李爱平)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