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字富了农业
内蒙古新闻网  18-07-25 23:4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2017年实现全程水稻机械化收割。白玉亮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民尝试机械春播生产。

全程机械化操作。白玉亮 摄

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鱼稻供养喜获丰收。白玉亮 摄

  农民生活的变化总是与土地休戚相关。40年前,安徽小岗村农民在“包产到户”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曾几何时,农业始终伴着一个“穷”字。40年来,扎赉特旗紧跟改革步伐,大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这里的农业“富”了起来。

  如今,这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的土地,成为了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更被人称赞为“塞外粮仓”。

  改革开放以来扎赉特旗的农业发展故事,也是杜文义和五道河子村的成长故事。

  杜文义是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今年53岁的他,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从“二牛抬杠”到现代农机,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种田能手到职业农民,在这40年点点滴滴的变迁中,他充分感受到了农业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我们家8口人,包产到户一共分了40亩地。我从16岁就开始种地,那时候家里除了靠马拉犁杖,剩下的活都得人工。大家不懂化肥的作用,害怕化肥烧苗,就把生产队送来的化肥都偷偷倒掉。”杜文义笑着回忆当年往事,他说那时候家里没有农机,基本都是靠天吃饭,大家也不包地,自己家地都种不过来,销售的种子、化肥没有人买,种出的苞米七高八低。

  1985年前后,杜文义家里花了1400元买了手扶拖拉机,告别了用牛马耕作的历史。同时,开始大面积使用化肥,土地收入眼瞅着提高了一大截,没过两年,他又换了一台小四轮拖拉机。

  靠着这辆小四轮,杜文义成为了一名农村经纪人,每年秋收后,杜文义就用小四轮拖拉机收粮再卖到粮库。耕作条件逐年变好,杜文义家里粮食收入越来越多,1998年他又承包了200亩土地,成为全乡种地最多的农民。

  “那段时间还是靠着弯钩犁和四轮车种地,每次播种需要六七个人一块儿干活。又过了两年,就变成自动爬犁,还用上了播种箱,这一下就少用了5个人。后来,自动犁又更新了,马力变大了,又有了精播犁。”杜文义回忆说,在他的种地生涯里,家里的农机换了六七批,每次更新都使种地成本有所降低。

  如今,在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高大宽敞的库房内,一排排齐齐整整的农机具让人震撼,颇有现代化大工厂的气派。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推动扎赉特旗现代农业迅速奔跑。每年春耕秋收,大型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成了乡村大地一大壮景,“锄禾日当午”已经成为历史。“过去靠人力,现在靠农机,粮食越收越多,农活越来越轻。”杜文义笑着说。

  因为四处收粮,杜文义看到外地许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带动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自家从1998年到2011年的十几年时间里,土地收入基本没有再发生太大变化,这让他突然意识到,只靠自己“单打独斗”不行了,必须要向“抱团发展”转变。2012年,杜文义当选新一任的村书记,这让他有了胆量成立合作社,流转群众的土地集中进行耕作。

  合作社刚成立时,群众热情不高,入股社员只有12户,土地200亩。合作社成立后连续两年种植玉米都赔了钱,杜文义像是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老百姓一家一户自己种还勉强挣个四五百,合作社种地成本高,两年赔了30万,我当时压力特别大。”

  2014年,在扎赉特旗农业局的项目支撑和技术指导下,杜文义决心带着大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甜菊面积,喜获大丰收,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当年社员分到了每亩880元的保底分红。

  尝到结构调整的甜头,2015年,杜文义又开始尝试旱改水,种植了5000亩水稻,2017年,五道河子又率先示范种植了2000亩旱作水稻。

  如今,五道河子已经拥有2个万亩基地,1万亩是甜叶菊,1万亩是绿色水稻,合作社成员达400余人。在合作社的带动下,2017年末,五道河子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万元。

  今年,五道河子村继续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引领机制,发展甜叶菊1万亩、旱稻3000亩、大豆1500亩、万寿菊500亩、水稻7000亩。杜文义感慨地说:“以前靠经验种地,现在浇水、施肥、打药样样都讲科技,还要紧跟国家政策形势、补贴、市场信息,不仅要讲究高产、稳产,还要重视绿色有机。”在他看来,现在他的种地生涯正在面临一个新的节点: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杜文义和五道河子村的农业转型之路,是扎赉特旗农业供给侧改革驶入快车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旗县,扎赉特旗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领、政策扶持、大户带动等措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推动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们扎赉特旗持续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种植业逐渐由粮食等传统农业向甜叶菊等经济作物特色产业发展。”扎赉特旗政府副旗长刘海涛说,去年,扎赉特旗种植业结构调整‘3666’计划全面完成,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至302万亩,发展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其中,甜菜和甜叶菊18万亩,旱作水稻1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

  今年,扎赉特旗继续围绕“稳粮增经扩饲草”进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两稻两甜”,种植水稻80万亩、旱作水稻10万亩、甜叶菊12万亩、甜菜10万亩。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扎赉特旗正在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

  “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第一步,目前全旗575万亩土地,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已经有200万亩土地进行了流转,这为农业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和未来的科技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刘海涛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见习记者 高敏娜)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