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以库布其为代表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模式是一把绿色“钥匙”,实现了治沙与减贫的双赢,适合全球推广。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30年前,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号称“死亡之海”,但今天,人们走进那片沙漠,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三分之一的沙漠变成绿洲,当地居民不仅种植固定流沙的特殊植被,还种植经济林果、种药材,搞起沙漠旅游,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库布其沙漠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等地,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风蚀沙埋的“死亡之海”。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努力下,库布其沙漠区域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沙漠治理总面积已达到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库布其已经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沙漠治理模式,在治沙扶贫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力、越走越深远,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要实践,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生态、民生、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典范。